一乡称钜室,身后竟清贫,如君子孝孙贤,但留忠厚诗书,乱世种瓜亦何恨;
旧业守名园,卜居曾托足,昔我喧宾夺主,感到山邱华屋,令人看竹欲无言。
一乡称钜室,身后竟清贫,如君子孝孙贤,但留忠厚诗书,乱世种瓜亦何恨;
旧业守名园,卜居曾托足,昔我喧宾夺主,感到山邱华屋,令人看竹欲无言。
这首挽诗《挽曾孟璞表兄》由清代末年至近现代初的诗人杨圻所作,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与缅怀,展现了其高尚的品德与精神追求。
首句“一乡称钜室”描绘了曾孟璞家族在乡里的显赫地位,暗示其家族背景深厚。然而,“身后竟清贫”则揭示了他一生虽贵为巨室之后,却过着简朴的生活,体现了其不以财富为重,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接着,“如君子孝孙贤,但留忠厚诗书”赞颂了曾孟璞不仅在家庭中表现出君子般的品德,对子孙也严于教诲,留下忠厚的家风和丰富的诗书文化,这些是精神财富的传承,超越了物质层面的意义。
“乱世种瓜亦何恨”一句,通过比喻乱世中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即使在动荡不安的时代,曾孟璞也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韧,不因外界环境而改变自己的人生态度,种瓜自食,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与满足。
“旧业守名园,卜居曾托足”描述了曾孟璞对旧业的守护与对名园的居住选择,显示出他对自然与文化的热爱,以及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名园不仅是一个居住之所,更是心灵的栖息地。
“昔我喧宾夺主,感到山邱华屋”这一句可能是在追忆与曾孟璞共处的时光,表达了自己在某些时刻未能充分理解或珍惜与他的交往,现在回想起来,深感遗憾与愧疚。同时,将山丘与华屋并提,既是对曾孟璞生活场景的描绘,也是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
“令人看竹欲无言”则是对曾孟璞品格的高度评价。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坚韧和谦逊,这句话意味着曾孟璞的品行如同竹子一般,让人在欣赏之余,难以用言语表达出心中的敬仰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挽诗深情地表达了对曾孟璞高尚人格的崇敬与怀念,通过生动的描写与比喻,展现了其在不同生活情境下的精神风貌,以及对后人的深远影响。
门掩冷云堆,推敲更有谁。
不忘分芋约,来趁折梅期。
听雪连宵话,伤时几首诗。
侵晨催返棹,猿鹤报先知。
去年送君来,今年送君归。
君善全去就,我独念别离。
君是忠孝家,袭紫传金龟。
门户二百年,所寄在一夔。
少年便老苍,况今更险夷。
不独妙言语,理窟深莫窥。
健笔照手泽,典刑从可知。
向来御祥琴,欲把江海麾。
促召归旧班,退食方委蛇。
世事等飘瓦,人情叹燃萁。
向非浑金质,百炼岂不衰。
浩然赋归欤,洁身而去之。
为僚曾未几,弃我忽若遗。
君既弃我去,谪仙复追随。
陡去二良友,掺袪重分岐。
前别易再会,今见当何时。
才具素绝伦,涵养日以滋。
且为牧严陵,赤手摩疮痍。
归来应不晚,青毡当属谁。
愿君厚自爱,岁寒尚相期。
《送钱伯同寺丞守严陵》【宋·楼钥】去年送君来,今年送君归。君善全去就,我独念别离。君是忠孝家,袭紫传金龟。门户二百年,所寄在一夔。少年便老苍,况今更险夷。不独妙言语,理窟深莫窥。健笔照手泽,典刑从可知。向来御祥琴,欲把江海麾。促召归旧班,退食方委蛇。世事等飘瓦,人情叹燃萁。向非浑金质,百炼岂不衰。浩然赋归欤,洁身而去之。为僚曾未几,弃我忽若遗。君既弃我去,谪仙复追随。陡去二良友,掺袪重分岐。前别易再会,今见当何时。才具素绝伦,涵养日以滋。且为牧严陵,赤手摩疮痍。归来应不晚,青毡当属谁。愿君厚自爱,岁寒尚相期。
https://shici.929r.com/shici/e73hT8hi.html
先生风骨天与清,孤松野鹤何瘦生。
胸中落落笥五经,大篇短章笔纵横。
壮年文场诸老惊,俯仰世故双鬓星。
万事不理诗自鸣,笑视轩冕秋豪轻。
市者争利朝争名,著脚往往遭讥评。
先生四五官神京,又复归去鸿冥冥。
台家急贤理不应,况复寮旧离觞倾。
先生自喜得此行,禄粟可已啼号声。
秦望之山高且平,卧龙横亘环州城。
镜湖千顷波不兴,晋宋遗迹多豪英。
议幕了无尘务萦,抚物吊古皆关情。
我亦久矣怀沧溟,旦夕欲乘缇油屏。
相望纵复三数程,诗筒尚得寻前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