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哭女菱》
《哭女菱》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夜堂娇语坐生嚬,眉目分明画里身。

谁遣一朝为骨肉,极知千古共埃尘。

回头尚觉呼名误,入想犹疑见面真。

漫抚哀琴不成调,他年空忆辨弦人。

(0)
鉴赏

这首《哭女菱》是明代诗人李东阳的代表作之一,以深沉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对女儿的深切怀念。诗中通过一系列生动的场景和情感的流露,展现了失去亲人的痛苦与不舍。

首句“夜堂娇语坐生嚬”,描绘了夜晚家中,女儿的娇声细语让母亲心生愁绪,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悲伤的氛围。接下来的“眉目分明画里身”则通过比喻,将女儿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仿佛她依然活在画中,让人难以忘怀。

“谁遣一朝为骨肉,极知千古共埃尘。”这两句表达了对女儿突然离世的不解与无奈,同时也暗示了生命的无常和死亡的普遍性,让人感慨万千。

“回头尚觉呼名误,入想犹疑见面真。”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通过回忆与想象中的错误呼唤和不确定的相见,表现了亲人离世后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以及对逝去亲人的深深思念。

最后,“漫抚哀琴不成调,他年空忆辨弦人。”诗人通过抚琴这一动作,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哀伤与无力,即使琴声也无法表达出心中的悲痛。同时,也预示着未来,当时间流逝,人们或许只能回忆起辨认琴弦之人,而无法再听到那熟悉的琴音,进一步强化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深刻地表达了对女儿的爱与失去后的哀痛,是中国古代悼亡诗中的佳作。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和端州太守王君宗鲁七星岩二十景诗·其十九河波泉涌

翠壁千重玉斧开,中间一道出风雷。

若逢李白香炉上,定取银河入酒杯。

(0)

邓君肃以菊花见贻口占五绝奉荅·其五

零落西园万片霞,颠狂呼酒醉邻家。

鵔鸃冠上虽簪却,绝世元称隐士花。

(0)

五日同盛仲交屠田叔小饮各以事散去明日复会于双塔寺·其二

佣书五载老燕关,君亦陈情解印还。

留取风沙双病眼,鄮州明日共看山。

(0)

苦热行·其二

云里楼台白玉京,龙绡飘动引飞琼。

凉风更奏哀蝉曲,十里荷花碧浪生。

(0)

园居杂咏二十首为顾玄言作·其十八丈室

青山无隙地,会景方卜筑。

那知藩篱外,隐予诚亦足。

(0)

别次甫因忆子与·其二

风雨入夏凉,林花开复谢。

深杯不共持,奈此消閒夜。

(0)
诗词分类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诗人
鲍楠 孙不二 宋子侯 乐婉 法照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