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已无廉耻,吾宁自蹈之。
不图中国运,竟赋下泉诗。
气节销难尽,干戈定几时。
可怜天帝醉,问亦不能知。
世已无廉耻,吾宁自蹈之。
不图中国运,竟赋下泉诗。
气节销难尽,干戈定几时。
可怜天帝醉,问亦不能知。
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孙桐生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深忧虑和对明朝东林党和复社士人的敬仰。他感叹世风日下,廉耻沦丧,自己宁愿坚守道义,即使处境艰难。诗人以"不图中国运,竟赋下泉诗"表达对国家命运的无奈与悲愤,暗示了明朝的衰败和自己的无力回天。
"气节销难尽"表达了他对高尚气节的坚持,即使在动荡的时代也无法磨灭。"干戈定几时"则揭示了战乱频仍,和平遥不可及的现实。最后两句"可怜天帝醉,问亦不能知",以天帝醉酒比喻当权者的昏庸,表达了对上天无知人间疾苦的哀叹。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犀利,体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人格的坚守。
殖产吾何取,开林我独能。
缚船尝取竹,捣纸每移藤。
池曲波涛小,花繁雾雨蒸。
春云同础润,秋月共江澄。
凤下非因食,鱼来不可罾。
写经还道士,裹饭乞行僧。
笋屦新青折,荷衣旧翠凝。
浮瓯茶有乳,溢瓮酒无冰。
香灺留文篆,书囊剩缭绫。
清晨餐玉罢,东坐日初升。
寒沙高冈聚,积溜开土门。
地媪神功奇,兹焉奉帝尊。
先皇岁巡幸,属车烂华轩。
令严植前茅,高下相攀援。
鱼贯别后殿,蚁行定前屯。
飞丸落千尺,瞥裂惊危辕。
履险深自持,人情戒居安。
寒云蔽出日,去去踰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