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为灰,石为炭。水泉沸,百草烂。神予我,旱夺之。
孰为是,骄不威,尚可弛兮。
山为灰,石为炭。水泉沸,百草烂。神予我,旱夺之。
孰为是,骄不威,尚可弛兮。
这首诗描绘了大自然在干旱状态下的景象,山石变为灰烬和煤炭,泉水沸腾,草木枯萎。诗人向神灵祈求雨水,表达了对天灾的无奈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神予我,旱夺之"揭示了人对天意的依赖和自然规律的无情。最后两句"孰为是,骄不威,尚可弛兮",可能是在反思人类的傲慢是否导致了这样的旱情,暗示着即使面对困境,也应保持谦卑,顺应天道,不可过度自大。整体上,这是一首寓言式的祈雨诗,借自然现象警示人们敬畏天地、顺应时势。
移得绿杨栽后院。
学舞宫腰,二月青犹短。
不比灞陵多送远。
残丝乱絮东西岸。
几叶小眉寒不展。
莫唱阳关,真个肠先断。
分付与春休细看。
条条尽是离人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