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朝醉田间,欲借山为枕。
青山不肯前,却枕白云寝。
昨朝醉田间,欲借山为枕。
青山不肯前,却枕白云寝。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醉酒后归家的情景,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其放旷不羁的个性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
“昨朝醉田间”,开篇直白地描述了诗人在田间饮酒至醉的状态,一个“醉”字不仅展现了诗人的豪情与洒脱,也暗示了他与自然的亲密无间,仿佛与田野融为一体。
“欲借山为枕”,进一步展现诗人的浪漫情怀。在醉酒之后,他渴望以山为枕,似乎想与大自然更深层次地接触,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宁静。这里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山赋予了生命,使之成为诗人的伴侣,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青山不肯前”,这一句则带有一丝幽默与无奈。诗人希望借助青山作为枕头,但青山却“不肯前”,拒绝了他的请求。这种看似荒诞的情节,实际上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
“却枕白云寝”,最终,诗人找到了替代物——白云,将其作为枕头,安然入眠。白云在这里象征着纯净与自由,诗人选择白云作为枕头,既是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寄托。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也深化了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对自然的深厚情感,以及在醉酒后的超然状态中对生活哲理的深刻思考。
暖红篝,月轮斜挂妆楼。
恰雅称、香闺心性,下阶小试莲钩。
好风筛、窗纱影碎,凉露浸、簟縠纹流。
裙带微飘,玉奴私语,人生易值此宵不。
何况是、楚天巫峡,嫦娥别种清幽。
羡此夜、月光人面,端正温柔。
渐满砌、竛竮红药,如啼欲睡疑羞。
倩轻绡、秋棠宜盥,央小玉、夜合将收。
更与传言,月波堪舀,莫问银床玉井头。
想像处、花前人月,永夜费凝眸。
还只怕、画图难肖,搦管增愁。
千金今夜直。羡阿母白发,珠袍一色。称觞蓬阆侧。
有南路豪家,东朝贵客。华驺列戟。
向尊前、箜篌醉擘。
倩何人、笑问君家,家本难忘易识。犹忆。
曾陪董相,閒过邹阳,读书骑射。
贤哉湛母,截剃亲为置食。
看怀清台畔,夫人城上,无论功名赫奕。
只膝前、有子谈天,生儿亦得。
整偏佳,斜更好,风格那能到。
粉笺欲赋,除是多才李清照。
亭亭情意厚,袅袅腰肢小。
正入春阴重,白处妆楼晓。
梦无凭,愁不了,从古江南道。
天寒日暮,此意惟花堪共表。
文犀慵再掠,金鸭羞轻抱。撚梅花,今年驿使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