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居一海间,乡路祖州东。
到国宣周礼,朝天得僧风。
山冥鱼梵远,日正蜃楼空。
人至非徐福,何由寄信通。
禅居一海间,乡路祖州东。
到国宣周礼,朝天得僧风。
山冥鱼梵远,日正蜃楼空。
人至非徐福,何由寄信通。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侣与日本国使空海的离别场景。开篇“禅居一海间,乡路祖州东”写出了僧侣居住的地方隔着一片汪洋,与故乡相距遥远,而乡路则在祖州之东。接下来,“到国宣周礼,朝天得僧风”表达了僧侣传播儒家文化与佛教之间的交流,展示了一种文化和精神上的交融。
“山冥鱼梵远,日正蜃楼空”则描绘出一幅自然景观,山中雾气缭绕,鱼跃声远不可及,而太阳当空,蜃蠍在高楼上翱翔,给人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感觉。
最后,“人至非徐福,何由寄信通”表达了对离别后如何传递信息的困惑与无奈。诗中的人物并非得享天年如徐福,而是在询问在没有直接联系的情况下,怎样才能将信息传递给远方的人。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交流的描绘,展现了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一面,同时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于远离故乡、与友人的通信难以达成的感慨。
时哉腊后立春前,散作人间大有年。
会合风云洒天外,不须只在蜀山川。
楚国封疆六千里,荆门岩峦十二背。
南标铜柱北虎牙,天险城边古西塞。
江山如故名尚存,形势虽强国何在。
水流三峡无古今,月照孤城几兴废。
吴蜀英雄空战争,屈宋风骚谩悲慨。
但愿时清塞不尘,楼上芳尊日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