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览齐山寺陈鸿断碑》
《览齐山寺陈鸿断碑》全文
宋 / 吴中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翠琰何年沉朽壤,羡师寻访得其馀。

应同湘水断碑字,难辨韩陵片石书。

汨没身名真梦幻,变迁时月易丘墟。

收藏且作山中物,莫问陈鸿记事初。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lǎnshānchén鸿hóngduànbēi
sòng / zhōng

cuìyǎnniánchénxiǔrǎngxiànshīxún访fǎng

yìngtóngxiāngshuǐduànbēinánbiànhánlíngpiànshíshū

méishēnmíngzhēnmènghuànbiànqiānshíyuèqiū

shōucángqiězuòshānzhōngwènchén鸿hóngshìchū

翻译
那翠绿的玉璧在何时沉入了腐土,令人羡慕的是老师能探寻到它的遗迹。
它应该像湘江边的残碑,字迹模糊,难以辨识,就像韩陵山的破碎石刻一样。
个人的名声和生命如同梦幻般消失,世事变迁,时光流逝,一切都化为废墟。
让我们将这些珍藏视为山中的自然之物,不必追究陈鸿最初记载的往事。
注释
翠琰:翠绿的美玉。
沉朽壤:沉入腐烂的土壤。
湘水:湖南的湘江。
韩陵:古代的陵墓。
汨没:淹没,消失。
丘墟:废墟,荒芜之地。
陈鸿:古人名,这里泛指历史记载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中复的《览齐山寺陈鸿断碣》。诗中描绘了诗人在齐山寺游览时,发现一块陈旧的碑文,这块碑文是唐朝名将陈鸿所立,但因年久失修,字迹模糊,不易辨认。诗人感慨于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提出了自己对历史记忆的珍视之情。

翠琰何年沉朽壤,羡师寻访得其馀。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陈旧碑文的发现感到惊喜与珍惜。翠琰即是碑石,沉朽壤形容其长久埋藏于尘土之中,羡师指的是对古人技艺的赞赏,寻访得其馀则是在岁月流转中幸运地找到了这些历史遗迹。

应同湘水断碣字,难辨韩陵片石书。

这两句描写了碑文因时间长河而变得模糊不清。应同即是相似的意思,指的是碑文与古代著名的湘水断碣一样都已破损,韩陵则是唐朝书法家颜真卿所在地,此处提及其书法,以示难辨之程度。

汨没身名真梦幻,变迁时月易丘墟。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感慨。汨没即是埋藏,身名指的是个人的名声,这里说的是古人已如同梦幻一般消逝在时间长河中,而现实中的变迁更替,则让人们难以捉摸。

收藏且作山中物,莫问陈鸿记事初。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这些历史遗迹的珍视之情,并希望将其保存下来,不必追问其最初的故事,只需作为山中的古物加以保留。

作者介绍

吴中复
朝代:宋

(1011—1098)宋兴国永兴人,字仲庶。吴仲举子。仁宗宝元元年进士。知峨眉县,悉废祠庙,以荐为监察御史,迁殿中侍御史,奏罢宰相梁适、刘沆。改右司谏。历知泽、瀛州及江宁、成德、成都、永兴诸府军。以沮青苗法削一阶,提举玉隆观。起知荆南,复坐事免官。
猜你喜欢

送吴辨叔大名司户·其一

元宰司宫钥,旌旄压大河。

敢言趋府倦,私叹折腰多。

机发何妨避,光尘未免和。

艰难方远到,庆阀肯蹉跎。

(0)

秋夜

浮云一消散,星斗粲长天。

浩露洒翠柏,清香生白莲。

体凉犹衣葛,耳静已无蝉。

坐久群动息,秋空唯寂然。

(0)

和范景仁谢寄西游行记·其二

八水三川路渺茫,翠微深处白云乡。

目■懒拭如松液,领发频抓似栗房。

林壑不嫌无用物,形骸难入少年场。

缘苔蹑蔓知多少,千里归来屐齿苍。

(0)

和始平公长句寄汉州何学士

势交倏忽易萧条,赖有伊人尚建标。

须信松筠凌雪茂,肯为蒲柳望秋凋。

钦贤高馆三年别,广汉专城百舍遥。

书纸如云诗叩玉,数凭疾翼度青霄。

(0)

和张文裕初寒十首·其七

何处初寒好,初寒叠石溪。

山斜改昏晓,路曲失东西。

拾栗走村稚,凿垣巢乳鸡。

我来闲拥褐,曝背草檐低。

(0)

和冲卿喜雨偶成

万里风随快雨来,尘昏消伏旱光开。

物情濯热参差喜,天意为仁容易回。

帘映薄寒灯有晕,窗含虚白麝成煤。

君侯雅有江湖兴,萧洒何须气象催。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