珥貂谁似大将军,年少翩翩雅好文。
庭抗魏侯隆客礼,家铭郓国伏羌勋。
角巾江艇临流水,手版山窗看白云。
借问越公名位重,几能笔札到河汾。
珥貂谁似大将军,年少翩翩雅好文。
庭抗魏侯隆客礼,家铭郓国伏羌勋。
角巾江艇临流水,手版山窗看白云。
借问越公名位重,几能笔札到河汾。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轻将领宋忠甫的形象与风范。开篇以“珥貂”为喻,形象地展现了宋忠甫的尊贵身份与英姿飒爽之态。接着,通过“年少翩翩雅好文”,点明其不仅武艺超群,还饱读诗书,文武双全。接下来的“庭抗魏侯隆客礼,家铭郓国伏羌勋”,则展示了宋忠甫在处理政务时的高超才能和对历史功勋的铭记,既体现了他的政治智慧,也彰显了他对历史的尊重。
“角巾江艇临流水,手版山窗看白云”两句,运用生动的场景描写,展现了宋忠甫闲暇时的生活情调——他或乘舟于江上,或坐于山中,欣赏自然美景,读书思考,生活充满了诗意与宁静。这种生活态度,既是对个人修养的追求,也是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最后,“借问越公名位重,几能笔札到河汾”两句,以越公为例,表达了对宋忠甫的敬仰之情。越公是古代一位著名的政治家,此处用以比喻宋忠甫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像越公那样,不仅在名位上有所成就,更能在文化传承与教育方面做出贡献,影响到更广阔的地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宋忠甫个人风采、生活情趣以及理想追求的描绘,展现了一位既有军事才能又不乏文采的将领形象,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其品格与境界的赞美与向往。
螟蛉寄桑上,有蠃遥负归。
他蠃夺之去,此蠃乃高飞。
鼓翼有怨声,其声一何悲。
蠃兮子勿悲,其故子未思。
见夺因枝远,胡不谋近枝。
蠃兮子勿悲,负子将何为。
此语似不情,此意深可思。
不见梁间燕,待饲常呢呢。
一朝羽翼成,高举无归时。
又不见雏鸡,逐群随伏雌。
爪距少健强,相对生睚眦。
二者非假借,情态犹参差。
有子苟不肖,不如竟无之。
慈乌天性少,反哺安可期。
蠃兮子勿悲,负子将何为。
高村数家村,村东有老妪。
白发而蓬垢,新霜被昏雾。
自言良家子,归作刘家妇。
六十还缉麻,五十且织布。
省身少年日,条桑能上树。
年侵筋力薄,遂为儿子恶。
小儿弃种田,奢心趋瓦注。
大儿能作家,累累仓箧富。
前年岁除夜,萧萧风雪暮。
割羊酴美酒,妻孥各团聚。
健妇不放杯,娇儿不舍箸。
老物实耄荒,曾不值一顾。
馀命系微丝,淫淫涕沾污。
忆昔乳儿时,饥肠分雀哺。
新燕不辞巢,方知旧情误。
一妇前致语,劝妪妪且去。
老媪生三儿,今者邻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