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村数家村,村东有老妪。
白发而蓬垢,新霜被昏雾。
自言良家子,归作刘家妇。
六十还缉麻,五十且织布。
省身少年日,条桑能上树。
年侵筋力薄,遂为儿子恶。
小儿弃种田,奢心趋瓦注。
大儿能作家,累累仓箧富。
前年岁除夜,萧萧风雪暮。
割羊酴美酒,妻孥各团聚。
健妇不放杯,娇儿不舍箸。
老物实耄荒,曾不值一顾。
馀命系微丝,淫淫涕沾污。
忆昔乳儿时,饥肠分雀哺。
新燕不辞巢,方知旧情误。
一妇前致语,劝妪妪且去。
老媪生三儿,今者邻家住。
高村数家村,村东有老妪。
白发而蓬垢,新霜被昏雾。
自言良家子,归作刘家妇。
六十还缉麻,五十且织布。
省身少年日,条桑能上树。
年侵筋力薄,遂为儿子恶。
小儿弃种田,奢心趋瓦注。
大儿能作家,累累仓箧富。
前年岁除夜,萧萧风雪暮。
割羊酴美酒,妻孥各团聚。
健妇不放杯,娇儿不舍箸。
老物实耄荒,曾不值一顾。
馀命系微丝,淫淫涕沾污。
忆昔乳儿时,饥肠分雀哺。
新燕不辞巢,方知旧情误。
一妇前致语,劝妪妪且去。
老媪生三儿,今者邻家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妇人在农村的生活境遇,以及她与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变化,反映了社会变迁对个体命运的影响。
开篇“高村数家村,村东有老妪”,描绘了老妇人生活的环境,简朴而宁静的乡村景象。接着,“白发而蓬垢,新霜被昏雾”通过外貌描写,展现了老妇人年迈、生活困苦的状态。
“自言良家子,归作刘家妇”讲述老妇人年轻时的身份和婚姻,从“省身少年日,条桑能上树”可见她曾经勤劳能干。然而,“年侵筋力薄,遂为儿子恶”揭示了随着年龄增长,她的身体状况变差,家庭地位也逐渐下降。
“小儿弃种田,奢心趋瓦注。大儿能作家,累累仓箧富”对比了老妇人的困境与儿子们的成功,反映了社会中贫富差距和家庭内部矛盾。
“前年岁除夜,萧萧风雪暮。割羊酴美酒,妻孥各团聚”描绘了过去团圆幸福的场景,与现在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健妇不放杯,娇儿不舍箸”表现了家人间的亲密,而“老物实耄荒,曾不值一顾”则表达了老妇人被忽视的悲哀。
“馀命系微丝,淫淫涕沾污”表达了老妇人对自己命运的无奈和哀伤。“忆昔乳儿时,饥肠分雀哺”回忆了年轻时照顾孩子的艰辛,而“新燕不辞巢,方知旧情误”则感叹时光流逝,昔日情感不再。
最后,“一妇前致语,劝妪妪且去”是其他妇女对老妇人的劝告,可能意味着她需要离开这个家庭或环境,寻找新的生活出路。“老媪生三儿,今者邻家住”暗示老妇人最终离开了原家庭,前往邻居家生活。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妇人一生的辛酸与变迁,以及社会底层人物在时代洪流中的无力感和挣扎。
吴侬不唾西湖水,爱此渟泓三十里。
东风吹船向天上,凫雁迎人飞欲起。
两堤如带横弯弯,十二画桥连玦环。
红楼翠馆天半出,倒影浮动烟波间。
晚来系棹西泠渡,油碧香车松柏路。
水佩风裳不可要,兰襟柳带愁烟露。
孤山梅花别有情,邀我虚亭散余步。
夕阳澹澹天悠悠,寒渚无人见双鹭。
沈吟往日林逋仙,踪迹吾宗同仲先。
草庐入画已千载,我来放歌空叩舷。
笺天愿乞烟霞福,小住蓬莱五百年。
木落天微风,蝉鸣客纷集。
秋窗面面敞,看秋如不及。
不必山与水,岂在竹与丝。
言追碧筒饮,对把青荷枝。
荷枝青未了,秋色盈襟抱。
譬彼清泠泉,一酌令心好。
广庭日西斜,篱落飘秋花。
花光秋之外,诗思天之涯。
诗来不知处,宛转花间路。
脱我华阳巾,挂之千岁树。
有客笔如椽,苍苍挥暮烟。
图成看小李,饮中歌八仙。
酒酣客快意,起舞花垂地。
松上微月生,秋天转无际。
万山如奔马,到此一水束。
两岸绝壁相对峙,巨石中涌疑虎伏。
雷轰电骇浪花溅,水势争与石势触。
石怒水号两不让,阴云惨淡生觳觫。
楚南估客不敢上,千帆夜泊沅溪曲。
负戴纷纷越山岭,崎岖恍如蚁缘木。
瞿塘滟滪古绝险,轩然大波高于屋。
龙骧万斛日经过,怪此汹涌断往复。
崔巍古庙覆苍苔,居人争伺溪洞开,呜呼诸葛何时来。
月河寺前水潝潝,聚星亭外草凝碧。
春郊一夜微雨晴,晓起红芳俱弄色。
紫骝缓鞚出高城,风拂青丝双玉瓶。
几簇江头初破萼,一枝墙外半含英。
石坛花盛为谁供,娅姹曾闻董生种。
白头阁老醉看花,红袖传诗共吟讽。
残劫匆匆五百年,暖云绿水花依然。
繁香疑是仙家植,浪蕊浮花何足怜。
尊前花恐薄寒中,春雨江南人似梦。
高格芳心爱者稀,清吟与和流莺哢。
黄花满径秋萧瑟,太常斋期日复日。
不斋呼我同醉醒,论诗挥霍惊户庭。
新诗句法出有自,烟水凡间全吐弃。
自叹倔强不谐俗,我谓蕴藉尽如意。
枯肠沃酒须淮渑,才薄敢与夸代兴。
别裁往往出心得,益勿克违龟十朋。
霜风拂拂上陵去,敝箧空囊属徒御。
健句携归得神助,欲索解人谁殆庶。
炰羔烹鹿莫匆遽,诗中至味我先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