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压栏干木插天,不知经始自何年。
为怜水石留终日,谩拂莓苔写数篇。
笼碧裁纱非我望,梯云名集自家传。
气蒸波撼多才思,应笑襄阳孟浩然。
花压栏干木插天,不知经始自何年。
为怜水石留终日,谩拂莓苔写数篇。
笼碧裁纱非我望,梯云名集自家传。
气蒸波撼多才思,应笑襄阳孟浩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交融。首句“花压栏干木插天”,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繁花似锦、树木高耸的景象,既突出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不知经始自何年”一句,引人遐想,似乎在询问这美景的起源,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为怜水石留终日,谩拂莓苔写数篇”则进一步深化了诗人对自然的喜爱之情,他愿意在此停留多时,欣赏水石之美,并留下了文字的痕迹,将这份情感与思考记录下来。这里不仅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暗示了通过文字传达自然之美的愿望。
“笼碧裁纱非我望,梯云名集自家传”两句,运用比喻和拟人的手法,将碧绿的山色比作精美的织物,而“梯云名集”则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直入云端的景象,同时暗含着名声与地位的象征意义,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独特见解和追求。
最后,“气蒸波撼多才思,应笑襄阳孟浩然”一句,以孟浩然作为参照,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情的自信,同时也流露出对古代诗人的敬仰之情。这里的“气蒸波撼”不仅描绘了水面上的动态美,也象征着诗人的创作激情与灵感的涌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邃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与赞美,以及对个人才情的自信与追求。
尚书卓荦人中龙,尚书生小命困穷。
少孤复遭兵革变,避兵智得如冥鸿。
旧居书券酬子钱,鹊巢鸠居如秋蓬。
夏夕高堂苦不寐,插竹覆纸驱蚊虫。
奇荒日食米三合,杂以菜根糠覆犹难充。
弱冠砚田稍自得,楚江吊古欢游踪。
顑颔复除学籍名,颓然徵逐惟村农。
逋粮追索无生理,得免犹疑睡梦中。
张禄易名屡就试,逐客几从泺水逝。
颠连十载长安道,苦历人生未有事。
松柏终见岁寒姿,冰霜历尽能安之。
岂知十载青云路,已是集成一品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