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摘花初见桃,今日摘花还见李。
晴风暖日苦相催,春物所馀知有几。
中年多病壮心衰,对酒思归未得归。
不及墙根花与草,春来随处自芳菲。
昨日摘花初见桃,今日摘花还见李。
晴风暖日苦相催,春物所馀知有几。
中年多病壮心衰,对酒思归未得归。
不及墙根花与草,春来随处自芳菲。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的《和圣俞感李花》。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里花开花落的景象,通过昨日摘桃今日见李,表达了时光流转的感慨。"晴风暖日苦相催"形象地写出春风催促着花朵凋零,"春物所馀知有几"则流露出对春光易逝的惋惜。诗人中年多病,壮志衰退,借酒消愁却未能归乡,内心充满无奈。最后,他以墙根的花草自芳菲作比,感叹不如这些寻常花草自在,随季节而繁盛,流露出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景于情,富有哲理。
落处咸过尺,翛然物象凄。
瑞凝金殿上,寒甚玉关西。
润比江河普,明将日月齐。
凌云花顶腻,锁径竹梢低。
出谷樵童怯,归林野鸟迷。
煮茶融破练,磨墨染成黳。
陷兔埋平泽,和鱼冻合溪。
入楼消酒力,当槛写诗题。
道路依凭马,朝昏委托鸡。
洞深猿作族,松亚鹤移栖。
及夏清岩穴,经春溜石梯。
丰年兼泰国,天道育黔黎。
八龙三虎俨成行,琼树花开鹤翼张。
且请同观舞鸲鹆,何须竟哂食槟榔。
归时每爱怀朱橘,戏处常闻佩紫囊。
谬入阮家逢庆乐,竹林因得奉壶觞。
依佛不违亲,高堂与寺邻。
问安双树晓,求膳一僧贫。
持咒过龙庙,翻经化海人。
还同惠休去,儒者亦沾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