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灺灯残意万重,与君共忆远游踪。
尺书不到惊春雁,樽酒相逢话夜钟。
风动栎枝翻暗鹊,雨深莎井响鸣蛩。
自惭浅薄谁招隐,尚掩丘樊学卧龙。
香灺灯残意万重,与君共忆远游踪。
尺书不到惊春雁,樽酒相逢话夜钟。
风动栎枝翻暗鹊,雨深莎井响鸣蛩。
自惭浅薄谁招隐,尚掩丘樊学卧龙。
这首明代诗人林鸿的《与黄一秀才辈雨夜浮亭集宴忆郑二宣》描绘了一幅雨夜聚会的场景,充满了怀旧与情感交流。首句“香灺灯残意万重”,通过描绘香烬微弱的灯光和深深的思绪,渲染出一种落寞而深远的氛围。诗人与友人黄一秀才共同回忆起远方的游历,暗示着他们对过去的怀念。
“尺书不到惊春雁”,借春雁未至表达对远方朋友郑二宣的思念,尺素传信的期待与现实的失落形成对比。接下来,“樽酒相逢话夜钟”则转为现场的相聚,他们在夜晚的钟声中畅谈,酒杯交错间寄托着深厚的情谊。
“风动栎枝翻暗鹊,雨深莎井响鸣蛩”,通过自然景象进一步烘托出雨夜的宁静,风摇动栎树枝头,暗鹊翻飞,雨打莎草,秋虫鸣叫,这些细节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最后,“自惭浅薄谁招隐,尚掩丘樊学卧龙”,诗人自谦才疏学浅,却仍怀揣隐居的愿望,希望能像卧龙一样潜心学问,寻求更深的境界。
整首诗以景寓情,既有对友情的珍视,又有对自我提升的追求,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钱塘祷雨上天竺,大士往来烧宝香。
支郡神祠亦照答,自鸣山出气苍茫。
风投襟袖带衣宽,短发重搔为整冠。
待得成霖三日后,出门沿涧看清湍。
欲雪既雪复未雪,短衣数挽从百结。
横溪过涧起轻冰,举首长歌时叫绝。
莽莽岁寒残腊月,梅花前村后村发。
桥头独钓任渔翁,千山万径不可灭。
文笔擅名第,当置台馆中。
不合大雅尚,天怒令诗穷。
昔年弄水亭,一见知不同。
继而灵山阳,示我所作工。
岂期江海上,浩然复相从。
小篇清且丽,大篇疏而通。
尚友梅都官,不但杨陆翁。
和平事淡泊,志意惊盲聋。
时时写几句,岂只凡马空。
又喜富收拾,锦绣纷青红。
决定得名世,挽回正始风。
岑岑闽岭山,连帅鼓角雄。
幕府少为贫,因与了事功。
地煖罕霜雪,榕阴荔枝丛。
不妨资食啖,閒游佛老宫。
万一遇真隐,识赏无匆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