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忆幼子》
《忆幼子》全文
宋 / 李曾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膝下相随五阅秋,意其可以付箕裘。

祗缘老子身无福,致使佳儿命不修。

宿业结来知有自,暑行坏会复奚尤。

灵台一点知何处,痛入肝肠死则休。

(0)
翻译
膝下相伴已五年,期待能传承家业。
只因我福气浅薄,害儿子命运多舛。
过去的业障自有因果,如今夏日困苦又何妨。
内心深处的痛苦不知去向,直教人肝肠寸断,若死方休。
注释
膝下:指子女在父母身边。
阅秋:经历五个秋天,表示时间长久。
箕裘:古代指父亲传给儿子的产业或学问。
祗缘:只因为。
老子:古时对自己谦称,这里指诗人自己。
身无福:没有福分。
佳儿:优秀的儿子。
命不修:命运不好。
宿业:过去的罪孽或业障。
暑行:炎炎夏日。
坏会:遭遇困厄。
灵台:古人认为心如明镜,此处指内心。
痛入肝肠:形容极度悲痛。
死则休:到死为止,形容痛苦至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父亲对失去的幼子深切的怀念和哀痛。开篇"膝下相随五阅秋,意其可以付箕裘"表达了父子间的情感联系以及希望将来能够传承家业。然而紧接着的"祗缘老子身无福,致使佳儿命不修"则透露出一种宿命论和悲观情绪,认为自己没有福气导致孩子命运多舛。

接下来的"宿业结来知有自,暑行坏会复奚尤"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宿命感,似乎所有的遭遇都是由宿世之业所决定。诗人通过这样的表述来解释自己悲剧性的遭遇,即失去幼子。

最后两句"灵台一点知何处,痛入肝肠死则休"则是对失去亲人的深切哀痛和无奈的抒发。这里的"灵台"可能指的是心中的某个点,是记忆或情感的寄托,而那个点如同实质的痛楚一样,难以捉摸,却又真切地刺穿内心。

整首诗通过对幼子的怀念和个人宿命的反思,展现了诗人深沉的哀伤以及面对生死问题时的人性弱点。

作者介绍
李曾伯

李曾伯
朝代:宋   字:长孺   号:可斋   籍贯:要亦戛戛异   生辰:1198年-1268年

李曾伯(1198年-1268年),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要亦戛戛异人,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猜你喜欢

汶上公署

百岁为浮名,一身恒旅寓。

鸦归野树昏,角散城云暮。

残壁窜秋蛩,空阶滴夜雨。

愁心似茧丝,短发变玄素。

(0)

琵琶

红袖挥金拨,朱弦系玉肩。

团圞怀夜月,幽咽泻春泉。

《白雪》调终宴,青云遏远天。

悠悠时断续,引恨似当年。

(0)

村游晚归感怀

青山衔半日,别去莫淹留。

烟敛孤村晚,芦残两岸秋。

僧归山后寺,人倚夕阳楼。

篱菊寒犹艳,邻牛夜不收。

傒奴为候吏,驽骑胜鸣驺。

世态如云变,年光逐水流。

塞翁非失马,庄叟叹牺牛。

横笛吹新恨,寒砧捣旧愁。

食场驹皎皎,在野鹿呦呦。

谤以虚名起,官因愚直休。

心长驰北阙,衰不梦东周。

日损潘郎貌,霜凋季子裘。

诗惭何水部,狂学白江州。

鸿宝终须献,明珠且莫投。

山精何处采,石髓杳难求。

无论朝中客,闲人亦白头。

(0)

戊辰元日

六十余龄两戊辰,今辰犹是未衰人。

青藜杖弃长行健,绿柳条新远望真。

早起书云聊卜岁,不须曝日已知春。

林居朝阙同乡老,尚忆当年拜紫宸。

(0)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八首·其十五

君侯生长在炎洲,塞外层冰草木愁。

祗怜军士犹寒色,腊尽辕门不御裘。

(0)

塞下曲赠翁东厓侍郎总制十八首·其六

千金买士却何为,一间过于十万师。

黠虏欲逃头可购,名王未猎客先知。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程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