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岁为浮名,一身恒旅寓。
鸦归野树昏,角散城云暮。
残壁窜秋蛩,空阶滴夜雨。
愁心似茧丝,短发变玄素。
百岁为浮名,一身恒旅寓。
鸦归野树昏,角散城云暮。
残壁窜秋蛩,空阶滴夜雨。
愁心似茧丝,短发变玄素。
这首明代诗人王讴的《汶上公署》描绘了一幅深沉而孤寂的画面。首句“百岁为浮名”表达了人生短暂,名利如过眼云烟的主题,暗示了诗人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接下来的“一身恒旅寓”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漂泊不定,仿佛寓言般的人生旅程。
“鸦归野树昏,角散城云暮”通过自然景象,描绘出傍晚时分,乌鸦归巢于野外老树,城头号角声在暮色中消散,营造出一种落寞和苍凉的氛围。这两句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残壁窜秋蛩,空阶滴夜雨”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公署的破败与寂静,秋虫在残破的墙壁间鸣叫,深夜的雨滴空荡的台阶,这些细节增添了凄清之感。
最后两句“愁心似茧丝,短发变玄素”直抒胸臆,以比喻手法表达愁绪之深重,如同蚕丝纠结,难以解开,而短发转白,象征着时光流逝和岁月的无情。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展现了诗人身处公署的孤寂与人生的沧桑。
星星短发茁霜根,今后村非昔后村。
无客雨中能裹饭,有僧月下忽敲门。
佛为摩顶虽真觉,儒劝加巾亦格言。
师不茹荤余止酒,何时煮茗得重论。
晚唐才调晋风期,一片胸襟颇涉奇。
每过邻家因贳酒,偶添别墅为赢棋。
议郎秩浅无超拜,令尹官清有去思。
种得花成身不见,江边父老至今悲。
鹑衣不似拥千金,用破灯窗一世心。
太学空闻能赋久,春官未察读书深。
柴车巾出身犹健,槐简拈归病已侵。
寂寞殡宫来客少,故人野外独沾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