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挽邹帅母叶夫人二首·其二》
《挽邹帅母叶夫人二首·其二》全文
宋 / 王迈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昨依绿水芙蓉幕,得傍华堂萱草阴。

座末识裳蒙眄异,羹馀分颍念恩深。

巢庐正洒莱衣泪,传驿俄惊楚些音。

二母生荣虽迥别,天寒陟屺一般心。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迈的作品,名为《挽邹帅母叶夫人二首(其二)》。从艺术风格和语言运用来看,这是一首表达哀思之情的挽歌。

"昨依绿水芙蓉幕,得傍华堂萱草阴。"

这两句诗描绘了一个环境氛围,通过“绿水”、“芙蓉幕”、“华堂”和“萱草阴”的意象,营造出一片静谧而又略带哀愁的景色。这里的“昨依”表达了一种回忆之情,仿佛诗人在述说着与逝去亲人共度时光的情景。

"座末识裳蒙眄异,羹馀分颍念恩深。"

这两句则转入对逝者的怀念之中。“座末”可能是指逝者生前所坐之处,而“识裳蒙眄异”则表达了诗人对于逝者衣物的依恋与不舍,甚至在这些物件上寻觅逝者的影子。"羹馀分颍念恩深"中,“羹馀”可能是指祭祀之食,而“分颍”则意味着分享或分配,这里可能是在述说对逝者恩情的回忆,通过共享祭品来表达共同哀思。

"巢庐正洒莱衣泪,传驿俄惊楚些音。"

这两句诗中,“巢庐”通常指古代墓葬之地,而“正洒莱衣泪”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在逝者墓前洒泪哀悼的场景。“传驿俄惊楚些音”可能是在描述听到关于逝者的消息时所产生的震惊和悲痛之情。

"二母生荣虽迥别,天寒陟屺一般心。"

最后两句诗中,“二母”可能是指逝者与诗人共同的亲人,如祖母或继母等,而“生荣虽迥别”则表达了即便逝者已去,但对其恩情仍然铭记在心。“天寒陟屺一般心”则通过外部环境的描述(如严冬的寒冷)来比喻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哀思,强调了诗人哀思之深切。

总体来说,这首诗以其精致细腻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逝者的深沉哀思以及对逝者恩情的不忘。通过对自然环境与个人物件的细致描写,诗人将内心复杂的情感转化为文字,从而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介绍
王迈

王迈
朝代:宋   字:实之   籍贯: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   生辰:1184~1248

王迈(1184~1248) ,南宋诗人。字实之,一作贯之。自号臞轩居士。今福建仙游县园庄镇(旧称慈孝里)人。嘉定十年(1217)进士,经历南外睦宗院教授、漳州通判等职。为人刚直敢言,刘克庄曾以"策好人争诵,名高士责全"诗句相赠。后来他由于应诏直言,被台官弹劾而降职。淳□中,主持邵武军事务,死后追封为司农少卿。
猜你喜欢

丁校书见招晚酌

正坐羁愁不自聊,远烦舟楫暮相邀。

江悬落日犹三尺,风折垂杨定几条。

流水入花村杳杳,幽人对酒屋翛翛。

此乡不得君同客,应是春来更寂寥。

(0)

西园闲兴二首·其一

看到竹过邻,园林独卧身。

鸟声闲似野,人意倦知春。

残雨惊池树,斜阳照隙尘。

如何堂上客,不及燕来频。

(0)

送钱氏两甥度岭

东送投荒去,应归下濑营。

一家十口散,万里两身行。

洞獠欺商市,山魈唤客名。

江边南望泣,不尽渭阳情。

(0)

暂宿行营舟中二首·其一

蒹葭霜露冷侵船,落雁惊乌总未眠。

戍卒独明高栅火,居人同宿废村烟。

醉中远梦欺长夜,乱里穷愁折壮年。

莫问身闲何到此,久思提剑学防边。

(0)

王敬伯歌

舟初维,琴始荐。驿亭边,夜相见。词宛转,情绸缪。

解环佩,弹空侯。调易阑,情难歇。江波寒,堕明月。

绿壶再倾,芳音欲违。譬彼林鸟,逢晨各飞。

罗衣沾霜,城乌忽起。明日相思,孤棹千里。

(0)

琼姬墓

梦别芙蓉殿头,断钗零落谁收?

土昏青镜忘晓,月冷珠襦恨秋。

麋鹿昔来废院,牛羊今上荒丘。

香魂若怨亡国,莫与西施共游。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史承谦 葛绍体 许棐 马臻 常纪 储巏 梁宪 朱浙 袁绶 贡师泰 郭辅畿 王镃 何振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