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送投荒去,应归下濑营。
一家十口散,万里两身行。
洞獠欺商市,山魈唤客名。
江边南望泣,不尽渭阳情。
东送投荒去,应归下濑营。
一家十口散,万里两身行。
洞獠欺商市,山魈唤客名。
江边南望泣,不尽渭阳情。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高启所作的《送钱氏两甥度岭》。诗中表达了诗人送别亲人远行的深深忧虑和不舍之情。首句“东送投荒去”描绘了钱氏两甥被送往偏远之地的情景,暗示了他们将面对的艰难困苦。接着,“应归下濑营”预示着他们的归宿,但又带着不确定和担忧。
“一家十口散,万里两身行”直接揭示了家庭离散的悲凉,十口之家如今只剩两人远行,路途遥远,孤独感强烈。接下来的“洞獠欺商市,山魈唤客名”通过想象中的危险情境,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辛和不确定性,暗示了他们可能会遭遇的困境。
最后两句“江边南望泣,不尽渭阳情”直抒胸臆,诗人站在江边,望着他们离去的方向,泪水涟涟,表达了他对两甥无尽的牵挂和亲情的深厚。这里的“渭阳情”源自《诗经》,原指兄弟之情,这里借用来表达对亲人的深情厚谊。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对亲人离别的深深哀愁和对未来的忧虑,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平生挟壮心,长剑倚晴昊。
岂意日昃歌,高台化为沼。
沈蛟九渊底,翔凤千仞表。
永言遁遐迹,未觉郁孤抱。
良辰值佳友,忽若咏凫藻。
大胜新亭集,洪流吟浩浩。
初筵客或讶,酒资焉所讨。
曰予贷诸邻,趁此风日好。
君看万金室,一朝不自保。
何如酣中隐,忘忧且娱老。
赵翁玉雪郎,弄翰颉颃早。
誉儿未妨癖,长松缘小草。
眼过登伽皱面羞,湖山信美为谁留。
开通一办多王老,下泽唯思侣少游,行役自量非得已,食贫能忍复焉求。
余生至此当知命,壮事虚抛更老谋。
初減官河几许深,向来惟恐百城沈。
晴阶近喜收檐滴,暑屋殊嫌乏树阴。
妾妇齿牙工斗阋,比邻瘧疠厌呻吟。
悬知壮士无颜色,赖有同心可断金。
敢着寻常白眼看,壑冰峰雪照人寒。
言诗已是登坛将,劝学聊为祭酒官。
士类相推无异论,亲颜遥觉有余欢。
即今人物皆公等,岂不忧时意稍宽。
我诗蒯侯剑,玉具谢华装。
老矣三荒径,悠哉一瓣香。
漫垂船子钓,懒下赵州床。
忽忆高轩过,仙巾戴华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