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文与可知洋州》
《送文与可知洋州》全文
宋 / 冯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何事年年拥使麾,放身閒处避危机。

为思清汉还重去,犹厌承明未肯归。

天上荣途方策足,林间轻霭尚沾衣。

区区斥鴳宁能啸,只得蓬蒿自在飞。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冯山所作的《送文与可知洋州》。诗中通过描绘主人公文与可远离官场,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自由与超脱世俗束缚的向往。

首联“何事年年拥使麾,放身閒处避危机”以设问开篇,表达了对文与可为何年年奔波于官场,却选择在闲适之地避难的疑问。这里运用了反差的手法,将官场的危机与闲适之地的宁静形成对比,暗示了文与可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颔联“为思清汉还重去,犹厌承明未肯归”进一步揭示了文与可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虽心向清静,但又难以割舍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感,表现出一种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冲突。这里的“清汉”可能象征着清正廉洁的官风,“承明”则代表朝廷或官府,体现了文与可对官场的复杂情感。

颈联“天上荣途方策足,林间轻霭尚沾衣”转而描绘了一幅自然与自由的画面。文与可想象自己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驰骋,而在林间的轻雾中漫步,既展现了他对自由的渴望,也暗示了他在官场之外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这里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回归本真的意境。

尾联“区区斥鴳宁能啸,只得蓬蒿自在飞”以鸟喻人,用“斥鴳”(小雀)自比,表达了文与可虽然无法像大鹏一样展翅高飞,但在自己的天地里也能自由自在地飞翔。这既是对个人命运的无奈接受,也是对内心自由的坚定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文与可内心世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其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自由的向往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精神寄托的过程,充满了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冯山
朝代:宋

宋普州安岳人,字允南。初名献能。时称鸿硕先生。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有《春秋通解》、《冯安岳集》。
猜你喜欢

答黄逸人

大道如砥平,我车不方轨。

明时世景清,夫子乃蓬累。

有客天上来,为说黄金台。

所市既骏骨,所羁乃龙媒。

五月上武阳,炎风焚大荒。

岂伊道路难,欲往河无梁。

荜门逢君子,酣歌日中市。

披发行且吟,时人尽惊异。

既知归日落,欲往秋风作。

谁同宁子叹,且效荣叟乐。

离别远将归,凉风吹布衣。

南飞有鸿雁,毋使信音希。

(0)

谒岳鄂王墓

鄂王遗庙空山里,斜日荒烟澹暮岚。

一死曾微赎身百,孤忠宁愧过河三。

战场有敌皆奔北,冢木无枝不向南。

白发书生谒祠下,岩泉一勺酹芳甘。

(0)

吴贞媛诗

贞哉王氏妇,结发从所天。

百年奉箕帚,中道成弃捐。

白首会一死,甘心即九泉。

婉婉桃李花,随时竞春妍。

漂泊风雨中,零落岐路间。

死者奚所憾,永为生者怜。

(0)

题九江秀色图

昔闻庐山谣,今见庐山高。

庐山之高几万仞,九江秀色不可招。

山南山北尽佳致,五百僧房密脾缀。

香炉直削金芙蓉,瀑布长拖青翡翠。

晴岚暖霭日夕浮,画图彷佛不得求。

谪仙仙去三千秋,安得起尔从之游。

(0)

客巩昌次韵答崔黄二公见寄二首·其一

离家今九月,踪迹似蓬飘。

河北重驱骑,洮西更渡桥。

思亲嫌梦短,报国觉心遥。

归路须先后,终期共造朝。

(0)

伤季高

气化嗟何极,英灵杳莫求。

共期文作冢,谁遣玉为楼。

灯火微茫夜,风尘澒洞秋。

平生交友意,魂梦结悲愁。

(0)
诗词分类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米芾 陈镒 文彦博 于谦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