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王遗庙空山里,斜日荒烟澹暮岚。
一死曾微赎身百,孤忠宁愧过河三。
战场有敌皆奔北,冢木无枝不向南。
白发书生谒祠下,岩泉一勺酹芳甘。
鄂王遗庙空山里,斜日荒烟澹暮岚。
一死曾微赎身百,孤忠宁愧过河三。
战场有敌皆奔北,冢木无枝不向南。
白发书生谒祠下,岩泉一勺酹芳甘。
这首诗《谒岳鄂王墓》由明代诗人童冀所作,通过描绘岳飞墓地的环境与氛围,表达了对岳飞英勇事迹的崇敬之情。首联“鄂王遗庙空山里,斜日荒烟澹暮岚”以空山、斜日、荒烟、淡雾等意象,营造出一种肃穆而略带凄凉的氛围,暗示了岳飞墓地的静谧与历史的沧桑。颔联“一死曾微赎身百,孤忠宁愧过河三”则高度赞扬了岳飞为国捐躯的壮烈行为和其坚守的忠诚品质,即便牺牲也足以抵偿百死,其孤高的忠诚之心,不逊于过河三的典故,进一步凸显了岳飞的英雄形象。颈联“战场有敌皆奔北,冢木无枝不向南”通过战场上的胜利与墓地的景象,展现了岳飞在生前的赫赫战功以及其精神的永恒流传,即使在墓中,树木也不违背其忠诚的方向,向南生长,象征着岳飞的精神如同阳光般普照四方。尾联“白发书生谒祠下,岩泉一勺酹芳甘”则以一位白发书生前来祭拜岳飞祠堂的情景,表达了后人对岳飞的敬仰之情,通过一勺岩泉水的祭祀,寄托了对岳飞英魂的哀思与敬意。整首诗通过对岳飞墓地环境的描绘和对其英勇事迹的赞颂,深刻体现了对民族英雄的缅怀与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