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余龄两戊辰,今辰犹是未衰人。
青藜杖弃长行健,绿柳条新远望真。
早起书云聊卜岁,不须曝日已知春。
林居朝阙同乡老,尚忆当年拜紫宸。
六十余龄两戊辰,今辰犹是未衰人。
青藜杖弃长行健,绿柳条新远望真。
早起书云聊卜岁,不须曝日已知春。
林居朝阙同乡老,尚忆当年拜紫宸。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诗人李开先所作的《戊辰元日》,表达了作者在六十多岁的年纪,依然保持着旺盛的活力和对生活的热爱。首句“六十余龄两戊辰,今辰犹是未衰人”点明了诗人的年龄及对自身状态的自许,显示出其坚韧的生命力。
“青藜杖弃长行健,绿柳条新远望真”描绘了诗人虽年迈但精神矍铄,不再依赖拐杖,而是以健康的步伐欣赏春天的新绿,展现出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自然的热爱。
“早起书云聊卜岁,不须曝日已知春”进一步表达了诗人早起的习惯和对季节更替的敏锐感知,即使不用直接晒太阳,也能感受到春天的到来,寓意着内心的清明与乐观。
最后两句“林居朝阙同乡老,尚忆当年拜紫宸”则流露出诗人虽然隐居山林,但仍怀念着曾经的朝堂生活,以及与同乡老友共度的时光,表达了对过去荣耀的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日常生活和内心世界,展现了明末清初文人的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以及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