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余曳鸣佩,谒帝扣天阊。
圣人垂衮衣,赓歌庶事康。
鼎成不我顾,奄忽驱龙翔。
生死变化理,反覆开存亡。
荣华有销落,连茹切微霜。
晨朝在须臾,返车栖扶桑。
昔余曳鸣佩,谒帝扣天阊。
圣人垂衮衣,赓歌庶事康。
鼎成不我顾,奄忽驱龙翔。
生死变化理,反覆开存亡。
荣华有销落,连茹切微霜。
晨朝在须臾,返车栖扶桑。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的《杂诗三十二首》中的第四首,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仕途变迁的感慨。首句“昔余曳鸣佩”描绘了诗人昔日身佩响亮玉佩的荣耀时刻,去拜见天子的场景。接着,“圣人垂衮衣,赓歌庶事康”颂扬了圣主的德政,国家呈现出繁荣景象。
然而,诗人笔锋一转,写到“鼎成不我顾,奄忽驱龙翔”,暗示自己虽然曾被重用,但很快被遗忘,如同龙飞升般迅速离去。这里寓言了仕途的起落无常。“生死变化理,反覆开存亡”进一步阐述了生命的无常和事物的兴衰更替。
“荣华有销落,连茹切微霜”表达了对荣华富贵易逝的感慨,如同连根拔起的草木,经受着微霜的侵袭。“晨朝在须臾,返车栖扶桑”以日出日落为喻,说明时光短暂,人生如晨曦般稍纵即逝,最后诗人希望回归自然,栖息在象征长寿的扶桑树上。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个人经历,揭示了人生的起伏和世事的无常,流露出深沉的人生哲思。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