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往几经过,前轩枕大河。
远帆春水阔,高寺夕阳多。
蝶影下红药,鸟声喧绿萝。
故山归未得,徒咏采芝歌。
来往几经过,前轩枕大河。
远帆春水阔,高寺夕阳多。
蝶影下红药,鸟声喧绿萝。
故山归未得,徒咏采芝歌。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春日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自己对于归乡的渴望与不舍。开篇“来往几经过,前轩枕大河”两句,设定了诗人的行迹和情境,他多次路过那片辽阔的大河之滨,每一次都是在车前的坐垫上仰望着那绵长的水天相接。紧接着,“远帆春水阔,高寺夕阳多”两句,则通过对远处帆船和高耸寺庙的描写,展现了春日景色之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远方故土的眷恋。
“蝶影下红药,鸟声喧绿萝”两句,用蝴蝶在花间穿梭和鸟儿在密叶中歌唱的意象,勾勒出春日生机勃勃的景致。这些细腻的描写不仅映射出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更暗示了他内心深处对于温暖家园的思念。
最后,“故山归未得,徒咏采芝歌”两句,则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归乡愿望和他目前无法实现这一愿望的无奈。这里的“故山”指代家乡,而“采芝歌”则是古人对仙境生活的一种想象,也可以理解为诗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细腻描写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复杂的心理活动,是一首集观察、抒情与哲思于一体的优秀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