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暮春游宝觉寺·其二》
《暮春游宝觉寺·其二》全文
清 / 王竹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谷雨才过风日晴,閒从宝刹会鸥盟。

塔高殿敞禅机伏,鸟语花香逸兴生。

山色苍苍藏月色,吟声朗朗和钟声。

劳人到此尘心净,恨不皈依断俗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暮春时节,诗人游览宝觉寺的所见所感。首句“谷雨才过风日晴”,点明了季节与天气,谷雨刚过,天气放晴,为后面的游览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接着“闲从宝刹会鸥盟”一句,写出了诗人悠闲地在寺庙中与鸥鸟结伴的情景,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塔高殿敞禅机伏,鸟语花香逸兴生”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寺庙内的景象。高耸的佛塔与宽敞的大殿,静谧的禅机与鸟鸣花香交织在一起,激发了诗人的雅兴。这里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自然界的生机与寺庙的庄严和谐统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宗教的双重感悟。

“山色苍苍藏月色,吟声朗朗和钟声”两句,将视线转向了更广阔的自然景观。山色苍茫,月色隐匿其中,与远处寺庙的钟声相互呼应,形成了一幅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

最后,“劳人到此尘心净,恨不皈依断俗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感慨。在经历了世俗的纷扰之后,来到这样的地方,心灵得到了净化,甚至产生了想要遁入空门、脱离尘世的想法。这不仅是对寺庙清净之美的向往,也是对内心深处那份宁静与超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写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生活哲理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王竹修
朝代:清

猜你喜欢

送王山人归千峰

旧居千万岑,归去独携琴。

物外情难遏,云中路再寻。

花繁溪圃合,柳暗野桥深。

想到垂纶处,和苔扫竹阴。

(0)

偈颂六十五首·其六

即心即佛,铁牛无骨。非心非佛,空山突兀。

(0)

偈颂六十五首·其四十

今朝十五日,丛林皆结制。

径山有条攀条,无条攀例。

逼拶露柱灯笼,尽要心空及第。

现前普请證明,不妨神通游戏。

下座各叙时暄,便是灵山受记。

(0)

偈颂六十五首·其四十八

五月五日端午节,阴云叆叇,甘雨未决。

君王降赐宝香,林下祈求恳切。

孚祐龙,善时节,好将一雨润焦枯,匝地清凉消恼热。

(0)

偈颂六十五首·其五十三

持钵去,持钵归。

草鞋根断通消息,玲珑八面尽光辉。

游魔宫,入虎穴。

当机撞著恶聱头,直教心地顿休歇。

(0)

偈颂六十五首·其六十二

去年八月间,得旨与安闲。

摆动水云性,纵步到阳山。

元宅诸子弟,忻然力追攀。

庵居三个月,开怀宇宙宽。

忽接四明信,来书意盘桓。

天童虚法席,使君语犹端。

迢迢遣专使,不问路行难。

山僧临晚景,不敢自相瞒。

搥鼓乐与行,四众亦欣欢。

先师未了底,应是起波澜。

一回饮水一回噎,临济德山俱汗颜。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刘胜 荆轲 陈韡 吴淑姬 郦炎 祝颢 朱厚熜 顾梦游 黄尊素 赵壹 李约 傅毅 王籍 夏侯湛 郝天挺 吴兰修 沈君攸 莫宣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