芭蕉月上照窗扉,屋里老僧眠不知。
起来树根饮一盏,举头忽是三更时。
藤萝一处一处好,我亦持杯随处坐。
山鸡忽叫野钟鸣,满地西风愁杀我。
芭蕉月上照窗扉,屋里老僧眠不知。
起来树根饮一盏,举头忽是三更时。
藤萝一处一处好,我亦持杯随处坐。
山鸡忽叫野钟鸣,满地西风愁杀我。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幅秋夜山中静谧而略带寂寥的画面。首句“芭蕉月上照窗扉”,以芭蕉和明亮的月光映照窗户,营造出清冷的氛围,暗示诗人与弟弟章三十九在山中住宿的情境。次句“屋里老僧眠不知”,进一步描绘了屋内老僧沉浸在睡眠中,未察觉外界变化,增添了宁静的禅意。
第三句“起来树根饮一盏”,老僧被月光唤醒,起身到树根处品茗,这一细节流露出诗人对僧人生活的羡慕和对自然的亲近。最后一句“举头忽是三更时”,通过时间的推移,表现出夜晚的深沉,诗人抬头看天,意识到已是深夜。
接下来的两句“藤萝一处一处好,我亦持杯随处坐”,诗人随性地坐在藤萝下,独自饮酒,享受着山中的宁静,但“山鸡忽叫野钟鸣”又带来一丝意外的声响,打破了寂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
末句“满地西风愁杀我”,以“愁”字收尾,表达了诗人面对秋夜西风,内心涌起的淡淡哀愁。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景色和诗人的情感变化,展现了诗人与弟弟在山中游历时的独特心境。
梦中欢呼夜大雪,开门失笑吾饱谙。
错疑江亭枯苇际,四顾一白云昙昙。
北方无梅负雪白,而我手种缘江潭。
琼楼玉窗照清晓,羽衣缟带纷交参。
少焉天洗图画出,圭笏屹立排层嵁。
旧醪入手不待劝,花光雪色欺酡?。
凭栏兀兀意忽忽,墟烟不动林禽韽。
南人柔脆狃冬燠,牖户不戒输鸠䳺。
江山如此恣僵卧,但有好事人两三。
宁知长安数尺澝,达者车马穷步担。
至尊诚祈百寮贺,流民三辅无寸褴。
嗟余弱冠见南雪,中兴之际方刘戡。
上元甲子上元夜,省忆灯下粗能谈。
村翁九十有四五,儿时亦睹鹅毛毵。
次年田园遂大稔,乾嘉全盛言醰醰。
百年两雪无此大,或者地气自北南。
幸民陇亩冻不死,愿和击壤歌和甘。
《十一月廿九日沧趣楼雪中作》【清·陈宝琛】梦中欢呼夜大雪,开门失笑吾饱谙。错疑江亭枯苇际,四顾一白云昙昙。北方无梅负雪白,而我手种缘江潭。琼楼玉窗照清晓,羽衣缟带纷交参。少焉天洗图画出,圭笏屹立排层嵁。旧醪入手不待劝,花光雪色欺酡?。凭栏兀兀意忽忽,墟烟不动林禽韽。南人柔脆狃冬燠,牖户不戒输鸠䳺。江山如此恣僵卧,但有好事人两三。宁知长安数尺澝,达者车马穷步担。至尊诚祈百寮贺,流民三辅无寸褴。嗟余弱冠见南雪,中兴之际方刘戡。上元甲子上元夜,省忆灯下粗能谈。村翁九十有四五,儿时亦睹鹅毛毵。次年田园遂大稔,乾嘉全盛言醰醰。百年两雪无此大,或者地气自北南。幸民陇亩冻不死,愿和击壤歌和甘。
https://shici.929r.com/shici/5sLnDEXQQ.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