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陈芳宴会,座有离群友。
中秋而无月,何以慰尊酒。
宾主惨不乐,周席尽回首。
向黑明镫入,云景烂虚牖。
尚觊光破满,时问阴薄厚。
吁哉至精物,汝亦蒙此垢。
上天悲隔远,人生怨分手。
月既有开塞,吾宁息奔走。
霜露栖蔓草,疾风下高柳。
劝君聊尽觞,居诸亦何有。
夜陈芳宴会,座有离群友。
中秋而无月,何以慰尊酒。
宾主惨不乐,周席尽回首。
向黑明镫入,云景烂虚牖。
尚觊光破满,时问阴薄厚。
吁哉至精物,汝亦蒙此垢。
上天悲隔远,人生怨分手。
月既有开塞,吾宁息奔走。
霜露栖蔓草,疾风下高柳。
劝君聊尽觞,居诸亦何有。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十五夜》描绘了一幅宴会上的场景,夜晚的聚会本应欢聚畅饮,但因中秋无月,气氛显得凄凉。诗人感叹月光的缺失无法增添欢乐,宾主皆感不快,频频回首遥望漆黑的夜空,期待月色能穿透乌云。诗人感慨自然现象与人生离别相似,上天让月亮有阴晴圆缺,人世间的分别也是无法避免。他自我安慰,既然月亮有开合变化,他也将继续前行,不因暂时的分离而停滞。最后,诗人劝告朋友暂且忘却烦恼,尽情饮酒,生活中的其他事物也无需过于执着。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的人生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