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涨溪桥取径偏,晓莺新绿夏初天。
桃花落尽潇潇雨,洗出满山红杜鹃。
水涨溪桥取径偏,晓莺新绿夏初天。
桃花落尽潇潇雨,洗出满山红杜鹃。
这首诗描绘了山中春末夏初的清新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变换与生机。
首句“水涨溪桥取径偏”,描绘了溪水上涨,溪桥显得更为偏僻的情景,暗示了诗人独自行走在山中的宁静与幽深。这里的“偏”字,不仅指出了路径的不寻常,也暗含了诗人寻求内心宁静与避世之意。
次句“晓莺新绿夏初天”,以清晨的黄莺啼鸣和初夏的新绿为背景,营造了一种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氛围。黄莺的啼叫是春天的象征,而新绿则预示着生命的复苏与成长,两者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活力的画面。
第三句“桃花落尽潇潇雨”,描述了桃花凋谢后的一场潇潇细雨,这一转变既是对季节更替的自然描绘,也是对生命循环的隐喻。桃花的凋零象征着一个阶段的结束,而雨后的清新则预示着新的开始。
最后一句“洗出满山红杜鹃”,通过雨水洗净了满山的杜鹃花,不仅描绘了雨后杜鹃花鲜艳欲滴的美丽景色,也寓意着经过洗礼与净化后,生命更加灿烂夺目。杜鹃花的红色在这里象征着生命力的旺盛与热烈,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对山中春末夏初时节的独特感悟,以及对自然界生生不息、循环往复的深刻理解。
绝境久蒙蔽,芟萝方迨兹。
樵苏尚未及,冠冕谁能知。
缘崖开径小,架木度空危。
水激千雷发,珠联万贯垂。
阴晴状非一,昏旦势多奇。
井识轩辕迹,坛馀汉武基。
猿声响深洞,岩影倒澄池。
想像虬龙去,依稀羽客随。
玩奇目岂倦,寻异神忘疲。
干云松作盖,积翠薜成帷。
含意攀丹桂,凝情顾紫芝。
芸香蔼芳气,冰镜彻圆规。
胥念沧波远,徒怀魏阙期。
徵黄应计日,莫鄙北山移。
谢监忆山程,辞家万里行。
寒衣傍楚色,孤枕宿潮声。
小寇不足问,新诗应渐清。
府公相待日,引旆出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