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波如泛五湖,鸥鸟迎人,好涤衫尘登画舫;
凉气顿生六月,蝉声催酒,胜他灯火上樊楼。
白波如泛五湖,鸥鸟迎人,好涤衫尘登画舫;
凉气顿生六月,蝉声催酒,胜他灯火上樊楼。
此联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于二曾祠西院五色玻璃楼中宴饮赏景的雅致画面。上联以“白波如泛五湖”开篇,将眼前的水面比作广阔无垠的太湖,波光粼粼,仿佛置身于湖面上泛舟,引人遐想。接着“鸥鸟迎人”,生动地描绘了鸥鸟在水面上翩翩起舞,似乎特意前来迎接宾客,营造出一种亲切和谐的氛围。“好涤衫尘登画舫”则表达了在此处可以洗净尘世烦恼,乘着画舫游于碧波之上,享受宁静与自由。
下联“凉气顿生六月”直接点明了季节与气候特点,即便是在炎热的六月,这里也能感受到阵阵凉意,暗示了环境的宜人。紧接着“蝉声催酒”,以蝉鸣作为背景音,增添了几分夏日特有的生机与热闹,同时也为饮酒助兴提供了自然的节奏感。“胜他灯火上樊楼”则通过对比,强调了此处的宴饮体验远超于其他地方,尤其是那些灯火辉煌、喧嚣热闹的场所,突出了其独特的魅力和高雅的格调。
整体而言,此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也体现了对生活情趣的追求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是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
山云向晚留,山雨凌晓濯。
花明红欲坠,松净翠可握。
未觉人意宽,独喜鸟声乐。
平生麋鹿性,避地谐丘壑。
复接翁季友,诗文剩酬酢。
萝门邃宜步,洼樽深可酌。
不闻杖屦过,无乃厌硗确。
愿承名理谈,煮茗破昏浊。
暖风回,芳意动,吹破冻云凝。
春到南湖,检校旧花径。
手栽一色红梅,香笼十亩,忍轻负、酒肠诗兴。
小亭凭。几多月魄□□,重重乱林影。
却忆年时,同醉正同咏。
问公白玉堂前,何如来听,玉龙喷、碧溪烟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