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梅影》
《梅影》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每因月色见横斜,恍似林逋卧隔纱。

云去云来枝自湿,花多花少韵原赊。

百龄节序劳风雨,片刻阴晴即岁华。

翘首罗浮千万树,村头应更影交加。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梅花在月光下的独特魅力与意境。首句“每因月色见横斜”,以月光为背景,勾勒出梅花横斜的姿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神秘的氛围。接着,“恍似林逋卧隔纱”一句,将梅花与宋代诗人林逋的隐逸生活相联系,暗示梅花如同林逋般高洁脱俗,给人以超凡脱俗之感。

“云去云来枝自湿,花多花少韵原赊”两句,运用自然景象的变化来衬托梅花的独立与韵味。云的来去与枝条的湿润,以及花朵数量的增减,并不影响其内在的韵致,展现出梅花独特的风骨和不随波逐流的品质。

“百龄节序劳风雨,片刻阴晴即岁华”则从时间的角度,强调了梅花在岁月流转中的坚韧与不变。无论是漫长的季节更替,还是短暂的阴晴变化,都无法改变梅花的存在与价值,体现了其永恒的生命力。

最后,“翘首罗浮千万树,村头应更影交加”以罗浮山的梅花树群为背景,进一步扩展了画面的广度与深度,同时通过“村头应更影交加”的想象,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让人仿佛置身于一片繁花似锦、光影交错的美丽画卷之中。

整体而言,这首《梅影》诗通过对梅花在不同情境下的描绘,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与精神内涵,表达了对自然之美和生命坚韧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芗峦

香山白乐天,香草荆屈平。

释氏定而慧,道家直且清。

儒臣司燮理,至治薰神明。

不然岩谷间,亦作兰茝馨。

郁郁若沉水,茫茫夷岛生。

人从韩寿徒,去就焉知轻。

讵如贤达门,气类全精诚。

鲍肆不肯入,结交皆群英。

男以芳自持,女以烈主盟。

时虽付衰殁,久亦腾褒旌。

自古葬枯骨,阿谁埋令声。

所以芗峦上,遗芬始峥嵘。

一字可为谥,双魂无愧情。

宁馨把仙桂,已在月中行。

迤逦衔鸡舌,笔花对长檠。

紫薇引当坐,红药欢相迎。

(0)

蟹井

此山鳌不动,此井蟹如何。

小阜为拳石,晴田看尽波。

俯知云障下,却放日轮过。

一上一回首,层层眼界多。

(0)

壶山二首·其二

远看颠狂近转迷,有才老死便幽栖。

咄嗟万里云弥合,昏黑孤城日正西。

北极河通千涧近,中央天接两傍低。

顿令病眼还苏醒,谁向他山更品题。

(0)

十月一日毗陵作

听得常州多菜色,到来市井亦安然。

今朝正值焦糟节,车马翩翩上墓田。

(0)

西江月·其四

压雪江山亦老,迎春草木俱新。雪销春去逐飞轮。

谁识静中机运。浊浊坝头泥土,攘攘市上风尘。

为何不住往来人。都被利名淘尽。

(0)

百字谣/念奴娇·其二咏爱月夜眠迟

古今明月,魄生明后,积渐圆还缺。

秋解伤神春最好,衾枕几番铺设。

十二瑶台,千金一刻,横竹休吹彻。

绣帘高揭,戒他莫把灯爇。

夜久谁共婵娟,掩孤帏睡去,此情尤切。

梦驾彩鸾何处觅,飞上玉楼琼阙。

舞按霓裳,歌扬红豆,高处风光别。

鸟声惊觉,冲冠怒竖吾发。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