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蟹井》
《蟹井》全文
宋 / 陈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此山鳌不动,此井蟹如何。

小阜为拳石,晴田看尽波。

俯知云障下,却放日轮过。

一上一回首,层层眼界多。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xièjǐng
sòng / chénzǎo

shānáodòngjǐngxiè

xiǎowèiquánshíqíngtiánkànjìn

zhīyúnzhàngxiàquèfànglúnguò

shànghuíshǒucéngcéngyǎnjièduō

注释
此山:这座山。
鳌:古代神话中海里的大龟或大鳖。
不动:静止不动。
此井:这口井。
蟹:螃蟹。
小阜:小土丘。
拳石:拳头大小的石头。
晴田:晴朗的田野。
尽:全部,都。
俯知:低头看到。
云障:云层的遮挡。
却放:却让。
日轮:太阳的圆盘。
一上:每向上一步。
回首:回头。
层层:逐层。
眼界:视野。
翻译
这座山像巨鳌静止不动,这口井中的螃蟹又怎能活动自如。
小小的土丘上有拳头大小的石头,晴朗的田野上波光粼粼。
低下头能看见云层遮挡下的景象,抬头时太阳又从云层后露出。
每向上一步回头望去,视野随着层次的增加而丰富多样。
鉴赏

这首诗名为《蟹井》,是宋代诗人陈藻所作。诗中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层次的画面。"此山鳌不动",鳌指大龟,象征着山的稳固;"此井蟹如何",将井与蟹相结合,暗示井水的平静,如同螃蟹的静止。接下来,"小阜为拳石",形象地写出山中小丘如拳石般错落有致,"晴田看尽波"则展现出广阔的田野在阳光下泛起波光。

诗人通过"俯知云障下,却放日轮过",描绘了从井口向下望去,云雾缭绕,仿佛遮挡住了视线,但太阳的光芒依然穿透云层,洒落下来。最后两句"一上一回首,层层眼界多",表达了诗人登高望远时,随着视角的变化,眼前的景色也随之丰富多样,层次分明。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井为中心,通过比喻和描绘,展现了自然景物的静美与变化,寓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人生的哲思。

作者介绍

陈藻
朝代:宋

宋福州福清人,字元洁,号乐轩。师事林亦之,为林光朝再传弟子。不仕,授徒不足自给,课妻子耕织以为生。卒年七十五。私谥文远。有《乐轩集》。 
猜你喜欢

丙午岁九月廿日余偕同寅李由道罗象州过于冯佩之先生馆因留小酌联句三首·其一

鲤鱼风动橘初黄,邂逅西堂共一觞。

过眼光阴人易老,及时嘉会兴难量。

独惭市远盘餐薄,且喜官清肉味忘。

更下残棋三五著,不知西崦已斜阳。

(0)

春闺词

何事年年别藁砧,东风庭院独沉唫。

落花飞絮午愁寂,燕语莺啼春色深。

昼锦莫停桑下节,冰清休拾路傍金。

相思相见知何日,且傍花前看玉簪。

(0)

思敬轩

府仰堪舆如许大,问君何处着工夫。

看他泼泼元何□,自我惺惺是入涂。

暗室有天皆监视,灵台无主便荒芜。

不知践履成功后,收敛还容一物无。

(0)

诸葛孔明祠二首·其一

将相兼权盖世豪,南征北伐岂辞劳。

功名讵料三分汉,筹策深知十倍曹。

炎祚已随天运改,中原遥隔蜀山高。

荒祠再拜瞻遗像,古木春风野鸟号。

(0)

蔡琰归汉图

远嫁胡沙过十秋,哀弦弹怨不弹羞。

诗书徒继中郎业,掩卷何颜看柏舟。

(0)

过梅关

浪说梅关便有梅,我来应不见梅开。

马前孤负寻梅兴,纵有好诗何处裁。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常燕生 邵祖平 陈以鸿 王理孚 杨赓笙 苏渊雷 伯昏子 顾毓琇 胡怀琛 龙榆生 刘景晨 邓均吾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