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范蠡》
《范蠡》全文
清 / 戴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功成邀爵岂无情,乌喙终难共令名。

紫绶能捐身不死,黄金空铸象如生。

五湖散发鸥同泛,片席悬秋月自明。

我欲乘舟问烟水,白蘋遥隔暮云横。

(0)
鉴赏

这首诗《范蠡》由清代诗人戴梓所作,通过对范蠡这一历史人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功名利禄与道德情操的深刻思考。

首联“功成邀爵岂无情,乌喙终难共令名”,开篇即以范蠡功成名就后追求爵位的举动发问,指出即便内心有所渴望,但乌喙(乌鸦的嘴)终究难以与高尚的名声并存,巧妙地揭示了功利与道德之间的矛盾。

颔联“紫绶能捐身不死,黄金空铸象如生”,进一步探讨了权力与生命的真谛。紫绶象征着高官显爵,诗人提出即使放弃生命也难以真正摆脱权力的束缚,而黄金铸成的雕像虽栩栩如生,却无法替代活生生的生命价值,表达了对权力虚幻本质的批判。

颈联“五湖散发鸥同泛,片席悬秋月自明”,转而描绘出范蠡归隐后的逍遥生活场景。五湖泛舟,与鸥鸟为伴,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态度,与前文的功名追求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诗人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

尾联“我欲乘舟问烟水,白蘋遥隔暮云横”则以诗人的主观愿望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想要亲身体验范蠡那种远离尘嚣、心灵自由的境界,通过“白蘋”与“暮云”的意象,营造了一种既遥远又神秘的意境,寄托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和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范蠡这一历史人物的故事,深刻探讨了功名、权力与道德、自由之间的关系,展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戴梓
朝代:清

(1648—1725)清浙江钱塘人,字文开。通天文算法,能自制火器。三藩乱时,以布衣从康亲王杰书军,授道员。战后,得康熙帝召见,授侍讲,参与纂修《律吕正义》。后遭人谗毁,谪戍关东,靠售书画文字度日。所造“连珠铳”,实为原始机关枪。有《耕烟草堂诗钞》。
猜你喜欢

登城一首

春来懒上最高城,一望令人百感生。

山岳无如今日碎,河流不似旧时清。

青年士子多投笔,白首乡民屡避兵。

休向东风歌此曲,野花啼鸟亦伤情。

(0)

赋得乾坤一草亭

天地之间寄此身,九州随处结比邻。

邓林东影扶桑国,弱水西沉析木津。

坐上竹书开宇宙,壁间藜火落星辰。

不愁风捲三重破,惆怅谁为百岁人。

(0)

四月六日宿方东轩观方集有作

星离叹暌乖,簪盍欣会晤。

幸兹灯烛光,获睹铿鍧句。

雄若河注海,纤若茧抽绪。

静若禅士定,专若狞妇妒。

朱弦閟郊坛,画戟森武库。

高将踪汉苏,近或企唐杜。

羁悰涤故烦,隽腹饱新饫。

座有吴子贤,雅多延陵誉。

众乐方具列,善听别音度。

愧余窘行役,聚鲜别乃遽。

坐席未及温,秣马已在驭。

诗殊伐木吟,曲拟骊驹赋。

时夏宵苦长,天凉雨如絮。

城更犹隐楼,庭鸡忽号树。

怅矣明发辞,馀音寄遐慕。

(0)

邳州八景·其一岠峰霁雪

玉龙行处夜无声,北面峰峦失翠屏。

天上白榆宁有种,人间瑶草不知名。

青烧猎火朝烟湿,红露仙楼夕照横。

记得塞天曾见惯,薰风时节到辽城。

(0)

怀乡中马蔡三友生·其二

古碣时时读,长河处处通。

所嗟行役地,不与故人同。

雀啅深愁雪,鱼吹细起风。

尺书虽满纸,鸿雁几曾逢。

(0)

题秋山晓霁图六言

藤杖高县晓日,笋鞋软踏秋云。

好拉镜湖贺老,同寻句曲茅君。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