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作五铢衣,偏被桃花哂。
女伴闲将归信占,恨杀无凭准。
树也有贫时,俄看枝头窘。
不信东风解爱钱,一夜偷将尽。
花作五铢衣,偏被桃花哂。
女伴闲将归信占,恨杀无凭准。
树也有贫时,俄看枝头窘。
不信东风解爱钱,一夜偷将尽。
这首诗以生动的比喻和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榆荚在春风吹拂下,仿佛化身为金钱,一夜之间被“偷”走的情景。诗中通过“花作五铢衣”这一形象的开篇,暗示了榆荚在春天绽放时的美丽与价值。接着,“偏被桃花哂”一句,以桃花的嘲笑,反衬出榆荚的处境,引出下文对榆荚命运的感慨。
“女伴闲将归信占,恨杀无凭准。”这两句通过想象中的女伴对榆荚命运的担忧和期盼,表达了对自然现象背后深层次情感的关注。这里不仅描绘了榆荚的生长与凋零,更触及了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主题。
“树也有贫时,俄看枝头窘。”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指出即使是树木也有其贫瘠之时,榆荚的遭遇并非个例,而是自然界普遍的现象。通过“窘”字,形象地描绘了榆荚在春风吹拂下的无助与脆弱。
最后,“不信东风解爱钱,一夜偷将尽。”一句以幽默而讽刺的口吻,揭示了自然界的无情与人类对自然现象的误解。春风本是温暖与生机的象征,但在诗人笔下,却成了“偷钱”的角色,一夜之间带走榆荚,寓意深刻,既是对自然现象的诗意解读,也是对社会现象的隐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榆荚命运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生命、时间以及社会现象的独特洞察与思考,语言生动,寓意深远,富有哲理。
山人手持酒一卮,长跪向我求新诗。
自言此□君所识,乃是河南使君之所为。
□厓怒瀑形绝奇,天门阁道相因依。
中有台殿横天梯,金绳碧瓦光参差。
使君当年作此时,祗是昂藏一布衣。
豪雄意气今已□,图画应知得者稀。
右丞辋川不易得,此公名位岂卑微。
请语世上悠悠者,人生贫贱安可欺,人生贫贱安可欺。
春光削。春到归期怎捺。
怎郎家、兀自萍游,念四桥头娱芍药。叹芳华一霎。
孤负奴年二八。
堪怜是、昨夜东风,满地都将残花撤。燕尾池中掠。
正閒看鸳鸯,迎波轻呷。荼蘼又把裙勾搭。
待诗题锦字,倩鱼相寄,韵险愁多还剩押。
闷把荼蘼嚼。罗袜。薰香鸭。更岕茗亲煎,云浮绿脚。
先将榴齿微微刷。取绣绒银剪,轻修指甲。
归来戏把檀郎招。风流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