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削。春到归期怎捺。
怎郎家、兀自萍游,念四桥头娱芍药。叹芳华一霎。
孤负奴年二八。
堪怜是、昨夜东风,满地都将残花撤。燕尾池中掠。
正閒看鸳鸯,迎波轻呷。荼蘼又把裙勾搭。
待诗题锦字,倩鱼相寄,韵险愁多还剩押。
闷把荼蘼嚼。罗袜。薰香鸭。更岕茗亲煎,云浮绿脚。
先将榴齿微微刷。取绣绒银剪,轻修指甲。
归来戏把檀郎招。风流煞。
春光削。春到归期怎捺。
怎郎家、兀自萍游,念四桥头娱芍药。叹芳华一霎。
孤负奴年二八。
堪怜是、昨夜东风,满地都将残花撤。燕尾池中掠。
正閒看鸳鸯,迎波轻呷。荼蘼又把裙勾搭。
待诗题锦字,倩鱼相寄,韵险愁多还剩押。
闷把荼蘼嚼。罗袜。薰香鸭。更岕茗亲煎,云浮绿脚。
先将榴齿微微刷。取绣绒银剪,轻修指甲。
归来戏把檀郎招。风流煞。
这首《兰陵王·别怨》由明代末年至清代初期的词人董以宁所作,词中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对离别的哀愁。词的开篇“春光削”便营造出一种时光匆匆、春色易逝的氛围,暗示着即将来临的离别。接下来,“春到归期怎捺”一句,表达了主人公对于春天归来的无奈和内心的挣扎,预示着与爱人相聚时间的短暂。
“怎郎家、兀自萍游”则直接点明了爱人的行踪不定,使得相聚成为奢望。四桥头的芍药,象征着美好而短暂的相聚时刻,与后文的“芳华一霎”呼应,强调了时光的流逝和相聚的珍贵。词中通过“孤负奴年二八”表达了女子对于青春易逝、未能与爱人共享美好时光的遗憾。
“堪怜是、昨夜东风,满地都将残花撤”描绘了自然界的凋零景象,暗喻了情感世界的衰败,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接着,词人通过“燕尾池中掠”、“闲看鸳鸯,迎波轻呷”等场景,进一步强化了对爱情的向往与对当前孤独状态的感慨。
“荼蘼又把裙勾搭”一句,以花喻人,暗示了女子对爱情的渴望,即使在孤独中也难以抑制。接下来的“待诗题锦字,倩鱼相寄”,表达了女子试图通过书信传递思念之情的努力,但“韵险愁多还剩押”则暗示了这种努力的艰难与最终的无果。
最后,“闷把荼蘼嚼”、“罗袜、薰香鸭”、“更岕茗亲煎,云浮绿脚”等细节描写,展现了女子在等待与思念中的生活状态,以及她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自我慰藉。而“先将榴齿微微刷”、“取绣绒银剪,轻修指甲”则体现了女子在等待中的精心打扮与内心深处的期待。
“归来戏把檀郎招”表达了女子对爱人的呼唤与期盼,而“风流煞”则以一种略带讽刺的语气,表达了对这段感情中种种无奈与遗憾的感慨。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深刻地表现了离别之痛与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展现了词人高超的艺术造诣和深厚的情感表达能力。
豪俊当亨泰,云途早著鞭。
文章期显后,星凤睹争先。
卿秩超迁美,戎权委任专。
嘉谋应出众,伟绩贵无前。
定许忠输国,宁论雪上颠。
种公同妙算,范老共高鶱。
有志平沙漠,无心望酒泉。
三军威自振,千里寨相连。
骁骑时分阵,精兵每控弦。
旌旗铺远塞,笳鼓拥中坚。
帝顾忧全释,天骄慑自旋。
横行闲将略,直上息狼烟。
汉道宜臻盛,兵尘不近边。
秋防严据险,生计课屯田。
障夏规千载,安疆策万全。
中兴推独步,歌颂寄长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