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云裂石下层巅,来作人间小洞天。
双干翠浓几欲滴,两峰玉立巧当前。
环观邑屋乌讹尾,倚挹江涛雪满川。
城市谁知有清赏,请看山色旧题镌。
穿云裂石下层巅,来作人间小洞天。
双干翠浓几欲滴,两峰玉立巧当前。
环观邑屋乌讹尾,倚挹江涛雪满川。
城市谁知有清赏,请看山色旧题镌。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壮丽的自然景观——读书岩,位于人世间仿佛是洞天福地。诗人笔下的穿云裂石,形象生动地展现了读书岩的险峻和气势,仿佛从云端直下,直达山巅。两棵翠绿的树木仿佛饱含生机,枝叶浓密,几乎能滴出翠色;而两座山峰则如玉雕般挺立,巧妙地排列在眼前,构成一幅秀美的画面。
诗人环顾四周,看到城市中的房屋隐没在乌鸦尾般的山势之后,而江涛奔腾,如同满川白雪,增添了动态的美感。他感慨,尽管身处繁华都市,人们未必能领略到这样的清幽之景,但他希望读者能通过欣赏眼前的山色,理解并珍视这份大自然的馈赠。最后,他以"城市谁知有清赏,请看山色旧题镌"作结,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妨停下脚步,品味自然之美。
风帆已落山生烟,霜叶半红新雁天。
野店小桥通线路,孤峰古寺斜阳边。
荷担驱驴者谁子,满衣山翠凉娟娟。
一人趁渡出沙际,何处撑来鸥外船。
使君为我图此景,披阅令人发深省。
一日将昏一岁秋,大似百年逢老境。
如何抛却云水乡,总是埋头声利场。
早觅家居到彼岸,莫待月黑迷津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