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以施吾愚,沟泉甃苔石。
涡溢分冷光,池呀注晴碧。
箕颍计已失,沧浪远难即。
敢慕洗耳翁,聊为濯缨客。
何以施吾愚,沟泉甃苔石。
涡溢分冷光,池呀注晴碧。
箕颍计已失,沧浪远难即。
敢慕洗耳翁,聊为濯缨客。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的山水画面,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情感寄托和个人志向的淡泊。
"何以施吾愚,沟泉甃苔石。涡溢分冷光,池呀注晴碧。" 这几句写出了诗人在山谷间徘徊,溪水潺潺流过苔藓覆盖的石头,水面上折射出清冷的光泽,而池塘则是晴朗天气下汇聚着碧绿的水色。这里的意境非常宁静和谐调,显示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融入。
"箕颍计已失,沧浪远难即。敢慕洗耳翁,聊为濯缨客。" 这几句则表达了诗人的某种超脱和向往。他似乎已经忘记了世俗的计算和纷扰,而是对那遥远而又难以触及的“沧浪”(可能指的是大海或高洁的人格)表示出敬仰之情。最后两句则自喻为一位濯缨之客,即在水边洗净尘俗的行者,表达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清澈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山水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语言简练自然,意境深远悠长,是一首融情于景、寓理于象的佳作。
半额微黄金缕衣,玉搔头袅凤双飞。
从教水溅罗裙湿,还道朝来行雨归。
眼波横秀。
乍睡起、茸窗倦绣。
甚脉脉、阑干凭晓,一握乱丝如柳。
最恼人、微雨慳晴,飞红满地春风骤。
记帕折香绡,簪敲凉玉,小约清明前后。
昨梦行云何处,应只在、春城迷酒。
对溪桃羞语,海棠贪困,莺声唤醒愁仍旧。
劝花休瘦。
看钗盟再合,秋千小院同携手。
回文锦字,寄与知他信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