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莲界敞白云巅,乘兴难追雪夜船。
孰肯忘怀当闹处,人当慕道向中年。
即翻贝叶吾犹倦,更策筇枝子亦贤。
可是此生凡骨重,丹梯无计一攀缘。
青莲界敞白云巅,乘兴难追雪夜船。
孰肯忘怀当闹处,人当慕道向中年。
即翻贝叶吾犹倦,更策筇枝子亦贤。
可是此生凡骨重,丹梯无计一攀缘。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仙境图景,诗人借此表达了对道法修炼的向往和追求。
"青莲界敞白云巅"一句,以青莲为界,界开处即是白云连天之巅,形象地描绘了一片仙境。"乘兴难追雪夜船"则表达了诗人乘着兴致想要追寻那遥不可及的神秘境界,但如同雪夜中的船影,不可捉摸。
接着,"孰肯忘怀当闹处"一句,诗人问道谁会忘记尘世间的繁华与喧嚣,而"人当慕道向中年"则表明人们应当追求道法,向往那超脱尘俗的境界,即使到了中年时也未曾放弃。
"即翻贝叶吾犹倦"一句,以翻阅经书比喻修行之路,尽管诗人感到疲倦,但仍然坚持不懈。"更策筇枝子亦贤"则说明即便是简单的生活,也能体现出高尚的品德。
最后,"可是此生凡骨重"一句,表达了对肉身之重、俗世牵绊之深的感慨,而"丹梯无计一攀缘"则显示诗人对于修炼成仙缺乏方法,无从下手的无奈。
这首诗通过对比尘世与仙境,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冲突和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是一篇充满哲理和象征意义的作品。
蔼蔼桑柘岸,喧喧鸡犬村。
晚云连雨黑,秋水带沙浑。
稍听邻船语,初分异土言。
虽嗟远朋友,日喜近田园。
弯弓落飞鸟,少也向幽州。
来作汉官属,耻为戎国留。
身轻抛马辔,地暖厌狐裘。
惯见颜如玉,江边问莫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