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诚悬岁未登,淮南主术训垂曾。
承慈欢复同民乐,欲罢翻因愧不能。
钟鼓诚悬岁未登,淮南主术训垂曾。
承慈欢复同民乐,欲罢翻因愧不能。
这首诗是清朝乾隆皇帝弘历所作的《上元灯词八首》中的第八首。诗中表达了对上元节灯会的感慨与思考。
首句“钟鼓诚悬岁未登”,描绘了在岁末之时,钟鼓声已响起,预示着新年的到来,但真正的年味还未完全弥漫开来。这句诗通过钟鼓声的象征意义,暗示了时间的流转和节日氛围的渐入佳境。
接着,“淮南主术训垂曾”一句,可能借用了历史典故,暗指古代淮南王刘安及其《淮南子》中的治国之道,同时也可能寓含了对当前治理方法的反思与借鉴。这里,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智慧相结合,展现出一种深沉的历史感和治国理念的探讨。
“承慈欢复同民乐”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民众欢乐的认同与向往。在这样的节日里,诗人希望与百姓一同享受欢乐,体现了君民一体、共享天伦之乐的理想状态。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的人文关怀,也反映了他对和谐社会的追求。
最后一句“欲罢翻因愧不能”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他想要结束某些事务或行为,却因为某种原因而感到愧疚,无法真正放手。这种矛盾心理,既可能是对过去决策的反思,也可能是对当前行动的自我审视。诗人通过这一句,展现了自己的责任感和对自我行为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上元节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时间流逝、节日氛围、治国理念、民众欢乐以及个人情感的多维度思考,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