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踏莎行·其二》
《踏莎行·其二》全文
宋 / 王以宁   形式: 词  词牌: 踏莎行

我自山中,渔樵冷族。一丘一壑平生熟。

朅来江海寄馀生,心兵语阱频奔北。

九里灵河,十分光烛。分辉借润须邻曲。

柳家兄弟莫瞋人,狂奴小户元低促。

(0)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王以宁的《踏莎行(其二)》。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情怀和生活状态。

“我自山中,渔樵冷族。” 这两句表明诗人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远离尘嚣,在山中过着与渔夫樵夫为伴的清贫生活。渔樵代表一种简单而自然的生存状态,也反映出诗人对复杂社会的疏离。

“一丘一壑平生熟。” 这里描述的是诗人在山中对时间流逝的感受,一丘一壑,形容山水之美,每一个高低起伏的地方都让他感到生活中的点滴时光都是那么亲切和熟悉。

“朅来江海寄馀生,心兵语阱频奔北。”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某种期待。虽然现在隐居山中,但内心深处对未来还有所向往,希望将自己的一部分生命留在广阔的江海之间,并且内心充满斗志,不断地追求。

“九里灵河,十分光烛。” 这里的描述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九里灵河之所以能被称为灵河,是因为它不仅有着壮丽的景色,而且还蕴含着某种超自然的力量。十分光烛则形容其光芒四射,如同灯烛一般明亮。

“分辉借润须邻曲。” 这里诗人可能是在表达一种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融入,希望自己的生命能与这灵河的光辉相互照耀,形成一体。

“柳家兄弟莫瞋人,狂奴小户元低促。” 最后两句则是对周围环境和生活状态的一种感慨。诗人在提醒周遭的人不要因为他的隐居而责怪他,而他自己也只是一个狂热地追求心中理想的小人物,生活虽然简单,但内心充满了激情和迫切。

整首诗通过对山林生活的描绘,以及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和向往,展现了诗人一种超脱而又执着的精神状态。

作者介绍

王以宁
朝代:宋   生辰:约1090年--1146年

王以宁(约1090年--1146年):字周士,生于湘潭(今属湖南),是两宋之际的爱国词人。他曾为国奔波,靖康初年征天下兵,只身一人从鼎州借来援兵,解了太原围。 
猜你喜欢

梁国惠康公主挽歌二首·其二

秦地吹箫女,湘波鼓瑟妃。

佩兰初应梦,奔月竟沦辉。

夫族迎魂去,宫官会葬归。

从今沁园草,无复更芳菲。

(0)

余作探使以缭绫手帛子寄贺因而有诗

解寄缭绫小字封,探花筵上映春丛。

黛眉印在微微绿,檀口消来薄薄红。

缏处直应心共紧,砑时兼恐汗先融。

帝台春尽还东去,却系裙腰伴雪胸。

(0)

僧影

山色依然僧已亡,竹间疏磬隔残阳。

智灯已灭馀空烬,犹自光明照十方。

(0)

病忆

信知尤物必牵情,一顾难酬觉命轻。

曾把禅机销此病,破除才尽又重生。

(0)

春闺二首·其二

氤氲帐里香,薄薄睡时妆。

长吁解罗带,怯见上空床。

(0)

夜深

恻恻轻寒剪剪风,小梅飘雪杏花红。

夜深斜搭鞦韆索,楼阁朦胧烟雨中。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白敏中 李燔 牛僧孺 许善心 崔玄亮 顾云鸿 赵匡胤 蔡温 于頔 李侗 鹿善继 陈道复 毕仲衍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