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僧影》
《僧影》全文
唐 / 韩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山色依然僧已亡,竹间疏磬隔残阳。

智灯已灭馀空烬,犹自光明照十方。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ēngyǐng
táng / hán

shānránsēngwángzhújiānshūqìngcányáng

zhìdēngmièkōngjìnyóuguāngmíngzhàoshífāng

注释
山色:山的景色。
依然:依旧。
僧已亡:僧人已经去世。
竹间:竹林之间。
疏磬:稀疏的罄声(罄:寺庙中敲击的器物)。
隔:穿透。
残阳:夕阳。
智灯:象征智慧的灯火。
已灭:已经熄灭。
馀空烬:只剩下灰烬。
犹自:仍然。
光明:明亮的光芒。
照十方:照亮四方(十方:指东、南、西、北及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
翻译
山色依旧,但僧人已经不在,
竹林间稀疏的罄声穿透夕阳余晖。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远的山色与孤独的僧人消逝后的景象。"山色依然僧已亡",表达了自然界的永恒与生命的短暂。山川如故,而曾在此处修行的僧人却已经不复存在,这种对比突显出时间流转和生命易逝的主题。

"竹间疏磬隔残阳"一句,通过竹林中稀疏的磬石和余晖相互交织,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哀伤的情境。磬石在这里不仅是自然景观的一部分,也象征着僧人修行时的刻苦与坚持,而现在它只剩下隔绝了最后的阳光。

"智灯已灭馀空烬",则用智慧之灯的熄灭来比喻僧人的智慧和精神遗产。"馀空烬"暗示着即便是智慧的残余,也只剩下微弱的痕迹。

然而,就在这样的寂静与凋零中,诗人却写道"犹自光明照十方",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不灭的精神力量。尽管肉身消亡,智慧和精神仍旧发出了光芒,照亮了四面八方。这也许是对僧人精神遗产的一种颂扬,也可能是在探讨生命与死亡的更深层次。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与消逝的生命之间的对比和共鸣,表达了对永恒与短暂、物质与精神主题的独特感悟。

作者介绍
韩偓

韩偓
朝代:唐   字:致光   号:致尧   籍贯:晚年又号玉山樵   生辰:公元842年~公元923年

韩偓(约842年~约923年),晚唐五代诗人,乳名冬郎,字致光,号致尧,晚年又号玉山樵人。陕西万年县(今樊川)人。自幼聪明好学,10岁时,曾即席赋诗送其姨夫李商隐,令满座皆惊,李商隐称赞其诗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龙纪元年(889年),韩偓中进士,初在河中镇节度使幕府任职,后入朝历任左拾遗、左谏议大夫、度支副使、翰林学士。其诗多写艳情,称为“香奁体”。
猜你喜欢

飘零

飘零吾道在,安处即为家。

夜雨生蒲叶,秋风到蓼花。

貌添平日瘦,学悟少年差。

白足閒相问,蕉溪一供茶。

(0)

洞仙歌.大德壬寅秋送刘春谷学正

津亭折柳,正秋光如画。绕路黄花拥朝马。

叹市槐景淡,池藻波寒,分明是、三载春风难舍。

军峰天际碧,云隔空同,无奈相思月明夜。

薇药早催人,应占先春,休如我、醉卧水边林下。

待来岁、今时庆除书,绣锦映宫花,玉京随驾。

(0)

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其四负閒

钟鼎本玩世,富贵徒苦人。

何似天地间,萧然一閒身。

(0)

石假山

潭溪散人方是閒,真山不爱爱假山。

呼童积叠石磊磈,远近便拥峰与峦。

晴岚滴翠明窗前,清影挂壁方池边。

色侵书帙日华薄,丘壑坐上生云烟。

云烟收霏苔藓绿,山石傍头更栽竹。

三竿两竿韵不俗,摇荡清风凉意足。

方是閒人当此时,以假像真人谓奇。

或来静对酌美酒,或来宴坐哦新诗。

吟诗搜索萦心脾,酒醉落魄精神痴。

吟诗饮酒且不可,况复局上争枯棋。

不如对山抚鸣琴,琴心三叠舞胎禽。

高山流水存至音,古趣澹泊悦我心。

老泉三峰烂木材,百年沉埋安在哉。

东坡仇池九华石,只有佳篇传入集。

此山亦犹今视昔,与我同生亦同没。

(0)

次刘伯益三咏韵·其一方竹

烟梢修矗画檐低,春晓丛疏绿玉枝。

节立孤高虚静处,身持敬义直方时。

清风戛玉声摇佩,明月筛金影散墀。

寄语幽人勤爱护,莫教斲削俗髡知。

(0)

云际峡中

野渡烟迷谷,寒潭水涨沙。

入云千万岫,出坞两三家。

涧古泉仍石,山空菊自花。

柳塘冰欲结,相对祇栖鸦。

(0)
诗词分类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诗人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程恩泽 刘希夷 曹寅 范云 邓廷桢 宋应星 岳飞 张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