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烈女庙》
《题烈女庙》全文
元 / 王逢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遗庙湖阴四百年,斑斑江竹映婵娟。

鱼龙水落萑蒲外,鸡犬村成檿柘边。

不待清名垂女史,尚存贞魄降神弦。

君王社稷今焉在,伏腊粢盛自俨然。

帷箔夜凉临月榻,佩环晨响起云軿。

湘灵鼓瑟虞风盛,蔡琰闻笳汉鼎迁。

嗟彼生还羞故国,何如死节报皇天。

明妆靓服黄尘里,重为伤时涕泗涟。

(0)
鉴赏

这首诗《题烈女庙》由元末明初诗人王逢所作,通过对庙宇的描绘,展现了对古代烈女的崇敬与怀念之情。诗中以“遗庙湖阴四百年”开篇,点出庙宇历史悠久,历经四百年的岁月洗礼,依然屹立不倒,象征着烈女精神的永恒。

“斑斑江竹映婵娟”一句,通过江边竹林的斑驳光影,映衬出庙宇的庄严与美丽,暗示烈女形象如同竹子一般坚韧不屈。接下来,“鱼龙水落萑蒲外,鸡犬村成檿柘边”,描绘了庙宇周围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象,与庙宇的庄严肃穆形成对比,强调了烈女精神对于社会的深远影响。

“不待清名垂女史,尚存贞魄降神弦”两句,赞美烈女虽未留下清名于史册,但其坚贞的灵魂却能感动天地,如同神弦般悠扬。这种对个人品质的颂扬,超越了历史的局限,体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推崇。

“君王社稷今焉在,伏腊粢盛自俨然”则将视角转向国家与社会,表达了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与对当前现状的感慨。尽管政权更迭,但烈女的精神依然在民间流传,成为社会道德的标杆。

后半部分“帷箔夜凉临月榻,佩环晨响起云軿”描绘了庙宇内夜晚的静谧与清晨的生机,通过细节描写,营造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氛围,强化了对烈女精神的崇敬。

“湘灵鼓瑟虞风盛,蔡琰闻笳汉鼎迁”引用了湘夫人鼓瑟和蔡文姬闻笳的典故,进一步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对古代文化传统的追思。

最后,“嗟彼生还羞故国,何如死节报皇天”抒发了对生还者未能坚守故国的遗憾,以及对烈女选择牺牲以报效国家的崇高精神的赞美。这不仅是对烈女的哀悼,也是对所有为国捐躯者的致敬。

“明妆靓服黄尘里,重为伤时涕泗涟”结尾处,诗人将烈女的形象置于黄尘之中,与前文的华丽装扮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时代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烈女精神永存的信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烈女庙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对古代女性英雄的崇敬,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社会道德、文化传承等多重主题的思考,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作者介绍

王逢
朝代:元   字:原吉   籍贯:元明间常州府江阴   生辰:1319—1388

(1319—1388)元明间常州府江阴人,字原吉。元至正中,作《河清颂》,台臣荐之,称疾辞。避乱于淞之青龙江,再迁上海乌泥泾,筑草堂以居,自号最闲园丁。辞张士诚征辟,而为之划策,使降元以拒朱氏。明洪武十五年以文学录用,有司敦迫上道,坚卧不起。自称席帽山人。诗多怀古伤今,于张氏之亡,颇多感慨。有《梧溪诗集》七卷,记载元、明之际人才国事,多史家所未备。
猜你喜欢

句·其三

行人问宫殿,耕者得珠玑。

(0)

频看召客趋金马,再见丰年出石鱼。

(0)

入峡歌

峡山未到日日愁,峡山已到愁却休。

不是朝来愁便散,愁杀人来山不管。

昨宵远望最高尖,今朝近看云隔帘。

楼船冲雨过山下,两扇屏风生色画。

江神不遣客心惊,云去云来遮岩扃。

忽然褰云露山脚,仰见千丈翠玉削。

篙师相贺涨痕落,今夕可到鸦矶泊。

(0)

题荐福寺

千山底里著楼台,半夜松风万壑哀。

晓起巡檐看题壁,雨声一片隔林来。

(0)

黯䨴重云阴,碎棱震雷咤。

(0)

睡起

簟卷鳞纹帐系纱,六龙西降树阴斜。

秪应梦里成胡蝶,犹记南园数种花。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龚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