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雨中花慢.四月初二日阴雨,访彦通屯云馆,联句用东坡韵》
《雨中花慢.四月初二日阴雨,访彦通屯云馆,联句用东坡韵》全文
清 / 陈方恪   形式: 词

开尽酴蘼千架,柳阁阴浓,摇曳轻烟。

顿喜隔年佳侣,点破苔钱。

修径萦回底阑,掩映不异家园。

祗乐苑殢酒,沧江鼓枻,梦远情连。

无边细雨,屯云书彼,对景记取从前。

春渐晚、一番花事,过眼凄然。

衰鬓休嗟潦倒,芳华故再喧妍。

六朝烟水,朅来双燕,共我年年。

(0)
鉴赏

这首《雨中花慢》由清末近现代初的词人陈方恪所作,描绘了四月初二日阴雨天访友的场景,充满了细腻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的融合。

词的开头“开尽酴蘼千架”,以酴蘼花盛开的景象开始,营造出一种春意盎然的氛围。接着“柳阁阴浓,摇曳轻烟”两句,通过柳树和轻烟的描写,将画面变得更加生动,仿佛能感受到微风拂面的清凉与宁静。

“顿喜隔年佳侣,点破苔钱”则表达了词人对于久别重逢的喜悦之情,仿佛在青苔上留下足迹,留下了珍贵的记忆。接下来的“修径萦回底阑,掩映不异家园”两句,通过曲折的小径与隐约可见的景致,营造出一种温馨而熟悉的感觉,仿佛回到了自己的家园。

“祗乐苑殢酒,沧江鼓枻,梦远情连”几句,通过饮酒、划船、梦游等行为,展现了词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对远方世界的向往与追求。

“无边细雨,屯云书彼,对景记取从前”则描绘了雨中的景色,细雨绵绵,云层厚重,词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回忆起往昔的美好时光。最后,“春渐晚、一番花事,过眼凄然”表达了春天即将逝去的感慨,以及对花开花落自然规律的无奈。

“衰鬓休嗟潦倒,芳华故再喧妍”两句,词人劝慰自己不要因岁月流逝而哀叹,因为美好的事物总会再次展现其魅力。最后“六朝烟水,朅来双燕,共我年年”以六朝时期的烟水和每年归来的双燕为喻,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与期待,以及与友人共同度过未来的愿望。

整首词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也融入了词人对友情、时光流逝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惜,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陈方恪
朝代:清

陈方恪(1891—1966)字彦通,斋号屯云阁、浩翠楼、鸾陂草堂。江西义宁(今修水)人,陈三立第四子,陈寅恪弟,在家族中排行第七,故人又称其为“陈家老七”、“彦老七”。光绪十七年(1891)11月15日出生于祖父陈宝箴武昌湖北布政使衙署内。受家学影响,从小习诗词文章,传承散原老人文脉。师从陈锐、周大烈、王伯沆等名士,又得梁鼎芬、沈曾植、樊增祥、朱古微、郑文焯、陈衍、郑孝胥等诗词名家点拨,诗名在其兄陈衡恪、陈隆恪、陈寅恪之上。陈方恪大半生风流倜傥,名士气派十足,他被著名作家章品镇称为“金陵最后一个贵族”。
猜你喜欢

新莽之篡孔光逢之诗以诛首恶非以责贤者

噫吁嘻,奸与佞之相蒙。

假周礼而盗国,以居摄为周公。

白雉初从塞外,黄龙复上江中。

九锡旋如安汉日,四十八万尽趋风。

独疑梅福依吴市,谁向逢萌问海东。

吾历数西京之人物,曰汉骸骨唯龚唯邴,曰新大夫为歆为雄。

嗟汝师光,实同马宫。承家不孝,事汉不忠。

篡舌既切,佞首全躬。

吾将正春秋之首恶,又何诛于盛陈莽德之群工。

(0)

成帝

穆穆天子容,临陛何渊默。

遗书天下求,古磬水滨得。

精思一向三十年,洪范诸篇日在侧。

嗟五行之空传,岂诸王之难抑。

繄两月之相承,明群阴之既迫。

谠言之生再一闻,削藁大夫终墨墨。

尚方不断佞臣头,辑槛空留槐令直。

同日五侯雾四塞,谦恭司马方名饰。

大臣可移心守惑,祸水虽无汉火熄。

(0)

吕后

娲皇鍊石传初古,吕后当阳又一时。

胡天胡帝邦之媛,如鹊如鹑雉所师。

已从云气依隆准,何事墙茨倚食其。

两主不欢无以乐,单于过听且相嗤。

吾歌若舞公奚往,赵鸩姬瘖子独悲。

曲逆深居空有念,王陵廷诤果安施。

顾君于我何如耳,儿女相谗未足疑。

刑马盟言谁共守,耕田歌意颇堪思。

婴齐兵合刘初整,将相欢交吕自衰。

祟王触腋妖狐殒,太尉行军众袒随。

告兄举事宁为己,卖友辞兵岂念私。

称制千年留祸水,开新文母亦繇斯。

(0)

致败·其一

一挫兵常尔,天心岂右胡。

自缘蛇豕众,未必虎罴懦。

垂翅良当奋,收馀或可图。

我观能败者,遵养亦非徒。

(0)

搆秋思亭于百宜山中作诗六绝·其二

晓踏空林万叶飞,偶循幽径结山扉。

几枝霜干横清影,一抹寒烟守翠微。

(0)

五羊秋

五羊秋,二□愁。倚鞍悲落日,解笠叹枯丘。

嚣佗岂是寻常物,陵律空贻万载羞。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高允 涂瑞 张齐贤 髡残 王镕 金人瑞 叶衡 狄仁杰 李旦 刘几 陈昌齐 惟俨 凌廷堪 任伯雨 西鄙人 虞姬 刘令娴 李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