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狮峰底事回头,想顽石能灵,不独甘泉通法力;
为虎阜别开生面,看远山如画,翻凭劫火洗尘嚣。
问狮峰底事回头,想顽石能灵,不独甘泉通法力;
为虎阜别开生面,看远山如画,翻凭劫火洗尘嚣。
这首对联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哲学思考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作者对虎丘独特景色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
上联“问狮峰底事回头,想顽石能灵,不独甘泉通法力”以狮峰为引子,提出疑问,暗示了对自然之物超凡脱俗、蕴含深意的思考。顽石本是自然界中常见的物质,但在作者眼中却仿佛具有灵性,不仅因为其与甘泉相通而拥有法力,更象征着自然界的神秘与不可测。这里通过“顽石能灵”的描述,传达了一种对自然万物内在精神力量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下联“为虎阜别开生面,看远山如画,翻凭劫火洗尘嚣”则转向对虎丘山景的描绘。虎阜作为虎丘的别称,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面貌,远山如画卷般展开,美不胜收。而“翻凭劫火洗尘嚣”一句,运用了象征手法,将“劫火”比喻为时间或历史的变迁,它如同火焰一般,能够净化、洗涤掉尘世的喧嚣与烦恼,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一种心灵的净化和升华。
整首对联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哲思的结合,既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叹,也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探索和感悟,体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情景交融”、“寓理于景”的艺术特色。
避贼入深谷,乘桴复悠悠。
四顾江上山,群峰如荠稠。
是时雪霜霁,林壑氛雾收。
茂树荫石壁,澄潭深不流。
蓧荡拥荒岗,冲飙忽飕飗。
山深水更佳,溪喧鸟啼幽。
平昔慕寻胜,所见良未俦。
举世逢祸枢,我独成兹游。
暂赏兴复阑,自誷宽百忧。
舍棹陟绝巘,林光与云浮。
却观来时江,碧线萦长洲。
一室苟自安,两饭无馀求。
彼苍未厌乱,生民何时休。
传闻敌人营,近在濒汉州。
尚恐复飘转,讵敢辞淹留。
已与农父言,佣耕事田畴。
耘耔纾井田,蚕绩充衣裘。
尚享黄发期,庶几谐首丘。
上天之载,引之惟逸。原民之生,天子之职。
我安其止,弗扰弗刻。厥德罔愆,宜符帝则。
我征既宽,我役不烦。息我干矛,审尔刑冤。
井饮田食,日舒以闲。鸿化何为,淳风载还。
俾尔息而庶,俾尔厚而富。黄发稚齿,既仁且寿。
帝歆其馨,介我纯祐。其祐维何,如商之戊。
天地其行,既长且久。宠绥下民,克念厥后。
取我元良,锡之九有。不失其传,益羡三后。
惟尧舜为难,惟我则不。
西风初飘飘,白露仍瀼瀼。
有人浮大川,东巡抵饶阳。
实受九重书,因之访丹房。
山气龙虎明,青林云表长。
与予适相值,议论清冰霜。
已暮更秉烛,坐偶新月凉。
玉蟾翳烟景,金飙扇天香。
影落如卿云,烂然献奇祥。
六合无异色,五峰同秋光。
锦袍谪尘世,骑鲸隔川梁。
君期践玄约,缈缈空中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