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巢县山行遇雨》
《巢县山行遇雨》全文
明 / 李裕   形式: 古风

晓度金庭山,夕过白龙峡。

两峰争巑岏,乱石相倾压。

向背林木森,险斜蹊径狭。

数声猿啸哀,自在莺啼恰。

阴岩古松树,偃蹇露鲜甲。

三五田舍翁,隔溪荷锄锸。

云气竟濛濛,雨声常霎霎。

泥途讵可登,急涧良难涉。

仆夫已劳瘁,疲马力尤乏。

岂不惮驰驱,皇恩未覃洽。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巢县山中行进时遭遇雨天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行的艰难与自然界的生动景象。

首句“晓度金庭山,夕过白龙峡”以时间线索开篇,早晨开始穿越金庭山,傍晚经过白龙峡,勾勒出旅程的起始与结束。接着,“两峰争巑岏,乱石相倾压”描绘了山势的险峻与岩石的密集,展现出山行的艰难。随后,“向背林木森,险斜蹊径狭”进一步强调了路径的狭窄与环境的幽深,营造出一种紧张而神秘的氛围。

“数声猿啸哀,自在莺啼恰”通过动物的声音对比,表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生机。紧接着,“阴岩古松树,偃蹇露鲜甲”描绘了一幅古松苍翠、枝干弯曲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古老与生命力。最后,“三五田舍翁,隔溪荷锄锸”描绘了农人在溪边耕作的场景,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云气竟濛濛,雨声常霎霎”则描绘了雨天的景象,云雾缭绕,雨声不断,增加了旅途的不便与挑战。接下来,“泥途讵可登,急涧良难涉”表达了山行过程中的困难与危险,泥泞的道路和湍急的溪流都成为了前行的障碍。

“仆夫已劳瘁,疲马力尤乏”描述了随行者的疲惫与马匹的无力,体现了旅途的艰辛。最后,“岂不惮驰驱,皇恩未覃洽”表达了尽管面对重重困难,但对皇恩的期待与渴望并未减少,展现了一种坚韧不拔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山行的艰难与自然界的壮丽,还蕴含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未来的期待,是一首富有情感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李裕
朝代:元   字:公饶   籍贯:元婺州东阳   生辰:1294—1338

文宗至顺元年进士。少从许谦学,撰《至治圣德颂》。英宗召见,令宿卫禁中。文宗时授承事郎,同知汴梁路陈州事,有惠政。改道州路总管府推官,时裕已卒一月
猜你喜欢

桂斋

双桂亭亭傍竹斋,窗前会见紫花开。

它时酿入椒浆后,香逐和羹满座来。

(0)

次韵台守刘仲忱

瓦桥倾盖暂徘徊,自渡江南迹屡陪。

衰谢未能高隐去,依栖还傍故人来。

青蒲谏诤推公望,皂盖承宣屈大才。

但恐政成公促召,异时怀抱向谁开。

(0)

读灵源自作志铭

今年九月十有八,清净法身忽衰飒。

生死鹘崙谁擘破,披露梦中根境法。

无生塔成自作铭,人言无亏宁有成。

一切法空尚曰座,此塔安得离色声。

障云方增佛日晚,长嗟更失人天眼。

但馀荷负大法心,乞与丛林照古今。

(0)

毛季子赞

季子逸群,矫难控御。迹寄黄尘,名在紫府。

观此风鉴,无以为喻。

但见其清却梅林之风,秀等兰丛之露。

妙文章之吐凤,视功名其破釜。

我欲醉袖之旁,更画凌波之女。

使其他日归道山,渡弱水,而骖风驭。

(0)

六世祖师画像赞.五祖

观前后身,两镜一面。左右对之,三者顿现。

今非昔是,增金以黄。昔非今是,谤沉无香。

已绝死生,岂缠老少。全机现前,常明而妙。

夜江佐舟,吾今渡汝。句中之眼,如水有乳。

(0)

堕轩

当初二祖说禅,拜起依位而立。

后来百丈听法,卷却坐前拜席。

曹山一堕二目,老儿衣穿骨露。

譬如弹指阁前,门开还合如故。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裴秀 傅尧俞 孔绍安 王播 范泰 林外 何晏 陈沆 范传正 钦叔阳 刘孝孙 琴操 张嘉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