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晚急,吹得梅成雪。眼看江城寒食节。
倒柳邮亭渐绿,十日相从正堪折。宴歌歇。
欢心赋春别。打双桨,访桃叶。剩吴天、客雁寒无列。
后夜相思,梦痕何处,来往青溪淡月。
东风晚急,吹得梅成雪。眼看江城寒食节。
倒柳邮亭渐绿,十日相从正堪折。宴歌歇。
欢心赋春别。打双桨,访桃叶。剩吴天、客雁寒无列。
后夜相思,梦痕何处,来往青溪淡月。
这首词描绘了春天将尽时的离别场景。"东风晚急,吹得梅成雪",以东风喻指时光匆匆,梅花如雪般飘落,暗示着季节的变迁和离别的氛围。"眼看江城寒食节",点出时令为清明前后,人们在寒食节之际,更添离别之愁。
"倒柳邮亭渐绿,十日相从正堪折",邮亭边的柳树开始转绿,两人相伴已十日,此刻正是折柳送别的时节,寓含依依惜别之情。"宴歌歇。欢心赋春别",宴席上的歌声渐渐停歇,欢乐的春日告别显得尤为感伤。
"打双桨,访桃叶",借典故表达离别后的思念,意指词人想象自己划船寻觅对方,如同当年王献之寻找桃叶渡口,表达了对旧爱的追寻。"剩吴天、客雁寒无列",描绘出江南天空中孤雁南飞的景象,增添了离别后的孤独与凄凉。
最后三句"后夜相思,梦痕何处,来往青溪淡月",预示着夜晚的相思之情,梦境中的痕迹难以追寻,只有那青溪边淡月的光影,见证了词人的无尽思念。整体上,这首词以景抒情,情感深沉,展现了清末近现代初年文人士大夫的离别之苦与相思之情。
呜呼天我生,乃谋道之小。
本非一寸蚕,欲以吐丝老。
在食不能馨,在衣不能藻。
卞玉投荒年,谁来估其宝?
辄思逃寂禅,猛力割诸造。
蛰久春相姁,未肯听梅槁。
羁人抒隐忧,志士托衿抱。
宁为蹇雪松,弗为媚烟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