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诗四章与张培基·其四》
《论诗四章与张培基·其四》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呜呼天我生,乃谋道之小。

本非一寸蚕,欲以吐丝老。

在食不能馨,在衣不能藻。

卞玉投荒年,谁来估其宝?

辄思逃寂禅,猛力割诸造。

蛰久春相姁,未肯听梅槁。

羁人抒隐忧,志士托衿抱。

宁为蹇雪松,弗为媚烟草。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燮所作的《论诗四章与张培基》中的第四章。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创作的深刻思考和对自身才华的反思。

首句“呜呼天我生,乃谋道之小”感叹自己虽生于天地之间,却未能在大道上有所作为,暗示了诗人对自己才华和命运的感慨。接着,“本非一寸蚕,欲以吐丝老”以蚕比喻自己,表达出虽然没有出众的才华,但仍然渴望通过努力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然而,“在食不能馨,在衣不能藻”则揭示了诗人对于自己作品价值的怀疑,认为它们既不能像美食那样令人回味无穷,也不能像华丽的服饰那样引人注目。

“卞玉投荒年,谁来估其宝?”这一句借用了卞和献玉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即使拥有珍贵的才华,却无人赏识的无奈和悲哀。接下来,“辄思逃寂禅,猛力割诸造”表明诗人试图从世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寻求内心的平静和自由,决心割舍掉一切外在的诱惑和束缚。

“蛰久春相姁,未肯听梅槁”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时间比作冬眠的动物,春天的到来象征着希望和新生,但诗人并未放弃,坚持自己的理想和追求。“羁人抒隐忧,志士托衿抱”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作为一个被束缚的个体,内心充满了忧虑和不平,而志士则是将理想寄托于胸襟之中,不屈不挠地追求。

最后,“宁为蹇雪松,弗为媚烟草”表达了诗人宁愿坚守自己的品格和理想,即使面对艰难困苦,也不愿像媚俗的烟草一样随波逐流,追求短暂的名利。这句诗体现了诗人高尚的人格和坚定的信念,展现了他对于真善美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才华、命运、理想和追求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河西关

去国何曾隔绛霄,幽燕襟带古迢遥。

尾箕斜绾星千里,恒卫中分水二条。

铁笛漫惊龙塞月,玉钗春怨凤城箫。

还将清啸凭酬对,南北音书任寂寥。

(0)

蝶恋花

旧日池台春寂寂。花亦怀人,慵展芳心结。

纵使满林开似雪。冷清清地谁来折。

欲寄一枝江上驿。瑶瑟峰青,环佩无消息。

归向芳园寻履迹。年深风雨苔痕蚀。

(0)

江城子.释闺怨

人生来日正悠悠。酒盈瓯。花盈头。

灿烂芳春,何处不风流。

虽使秋来霜信冷,俏织女,伴牵牛。

团团明月照西楼。上帘钩。多含愁。

应恨时乖,夫婿不封侯。

若使封侯官都护,头雪白,戍伊州。

(0)

传言玉女.为孙女阿牛赋

唤汝牛儿,为汝丑年生得。小时娇面,借桃林艳色。

墙头字在,愿汝聪明能识。休嫌多误,仅容拈笔。

叔度佳儿,问伊谁是汝匹。碧幢红旆,嫁骍旄贵客。

天生慧福,不待双星分锡。年年春到,送来消息。

(0)

采桑子.雨窗怀餐花

经旬小别难相见,细雨如烟。昏昼如年。

不是怀人也只眠。料应一样抛书倦,眉重鬟偏。

致冷情妍。瘦比秋花更可怜。

(0)

蝶恋花

浓绿沉沉帘影泻。又听红襟,燕子商量话。

住也无聊归也罢。小桃已逐东风嫁。

病骨闲愁无计卸。睡皱罗衫,叠皱鸳鸯帕。

杨柳春深芳絮谢。飞飞飞上红楼罅。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刘义庆 嵇绍 曹景宗 秋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