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苑当年记盛游,乱离南北恨迟留。
且教红袖歌《金缕》,莫对青山叹白头。
人似赞皇迁蜀郡,诗如子美到夔州。
传家况有玄文在,应使童乌继纂修。
梁苑当年记盛游,乱离南北恨迟留。
且教红袖歌《金缕》,莫对青山叹白头。
人似赞皇迁蜀郡,诗如子美到夔州。
传家况有玄文在,应使童乌继纂修。
这首元代诗人陈庚的《答杨焕然二首(其一)》充满了对历史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感慨。首句“梁苑当年记盛游”描绘了往昔繁华的景象,仿佛让人置身于那个充满欢声笑语的时代。然而,“乱离南北恨迟留”一句转折,揭示了诗人对时局动荡、南北分裂的深深忧虑和遗憾,表达了对无法及时享受盛世之乐的惋惜。
接着,“且教红袖歌《金缕》”一句,以歌舞宴乐的场景反衬出内心的忧郁与无奈,暗示了在动荡时期,人们虽有欢愉,但内心却难以真正得到慰藉。“莫对青山叹白头”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劝诫自己不要在青山绿水间徒增白发的哀愁,体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岁月不待人的感慨。
“人似赞皇迁蜀郡,诗如子美到夔州”两句,通过类比古代文人杜甫(字子美)的经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命运的反思和对文学创作的执着追求。杜甫曾因战乱而流离失所,最终迁居蜀地,陈庚在此处自比杜甫,展现了他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坚持。
最后,“传家况有玄文在,应使童乌继纂修”一句,既是对家族文化的传承的肯定,也是对未来子孙能够继承并发扬光大这份文化传统的期待。这句话不仅体现了诗人对家族荣誉的珍视,也蕴含了对后世的期许,希望子孙能继续学习和传播知识,保持家族的文化血脉。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历史变迁以及文学创作的思考,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日逝不再升,月缺不再员。
谁知我有心,先汝沈黄泉。
以吾心所沈,引汝魂来前。
一言我告汝,汝且弗涕涟。
结缘同今生,汝苦谁恤怜?
愿汝苦早离,送汝游佛天。
今生已苦汝,弗结求生缘。
白云同青山,各自悲流川。
海壖有一士,其貌窘且单。
衣无氍毹温,柈无五味餐。
兀然发长啸,心苦涕泪繁。
岂不惜涕泪,其如吾道艰。
凤凰矜五色,下笑燕雀顽。
燕雀长饱煖,凤凰常饥寒。
食荼日如荠,颠倒无穷年。
巫咸兮巫咸,何时下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