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倚苍蒲,虎牵白艾,清尊满泛雄黄。
四海天中,千古号端阳。
刚刚五月逢初五,近短至书云夜渐长。
能续命,多少缠绵彩缕,沐浴兰汤。
信是怀沙堪吊,飞凫一时竞渡,泽畔悲凉。
今作欢娱,谁断汨罗肠。
红裙妒杀榴花色,看眉黛凝萱草夺将。
笑粉团角黍,小弓戏射,中者先尝。
剑倚苍蒲,虎牵白艾,清尊满泛雄黄。
四海天中,千古号端阳。
刚刚五月逢初五,近短至书云夜渐长。
能续命,多少缠绵彩缕,沐浴兰汤。
信是怀沙堪吊,飞凫一时竞渡,泽畔悲凉。
今作欢娱,谁断汨罗肠。
红裙妒杀榴花色,看眉黛凝萱草夺将。
笑粉团角黍,小弓戏射,中者先尝。
这首诗描绘了端午节的热闹场景与文化氛围。开篇以“剑倚苍蒲,虎牵白艾”渲染出节日的神秘与庄重,“清尊满泛雄黄”则展现了人们在这一天饮雄黄酒的传统习俗。接着,“四海天中,千古号端阳”赞颂了端午节作为传统节日的悠久历史和广泛影响力。
“刚刚五月逢初五,近短至书云夜渐长”描述了端午节恰逢农历五月五日,夜晚逐渐变长的情景,体现了季节更替与自然变化的诗意。而“能续命,多少缠绵彩缕,沐浴兰汤”则寄托了人们对健康长寿的美好愿望,通过佩戴彩线、沐浴兰汤等习俗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祝福。
“信是怀沙堪吊,飞凫一时竞渡,泽畔悲凉”引用屈原投江的典故,表达了对这位伟大诗人的怀念与敬仰,同时“飞凫一时竞渡”描绘了赛龙舟的壮观场面,展现了端午节的欢乐气氛。接下来,“今作欢娱,谁断汨罗肠”转折,既是对屈原精神的传承,也是对当下欢乐氛围的肯定。
“红裙妒杀榴花色,看眉黛凝萱草夺将”通过女子的装扮与自然景色的对比,展现了端午节女性角色的美丽与活力。最后,“笑粉团角黍,小弓戏射,中者先尝”描绘了吃粽子、射箭等游戏活动的欢乐场景,体现了端午节的娱乐性和民众参与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端午节丰富的民俗活动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还蕴含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生活美好祝愿的情感,是一幅生动的端午节风俗画卷。
狂暖酿成雨,逆风摇断桡。
寂谈王舍卫,闷想郁台萧。
游兴孤芒屩,归期数翠翘。
推篷占霁色,木末散声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