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邛杖次韵》
《邛杖次韵》全文
宋 / 洪咨夔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槎使携归饷老人,高棱疏节屈中伸。

拨开豺虎凭陵气,摄取蛟龙变化身。

访洗头盆还喜健,伴行脚笠未嫌贫。

一般仙骨清如鹤,倚看沧溟解起尘。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qióngzhàngyùn
sòng / hóngkuí

chá使shǐxiéguīxiǎnglǎoréngāoléngshūjiézhōngshēn

kāicháipínglíngshèjiāolóngbiànhuàshēn

访fǎngtóupénháijiànbànxíngjiǎowèixiánpín

bānxiānqīngkàncāngmíngjiěché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洪咨夔的《邛杖次韵》,通过对一根邛杖的描绘,展现了其不凡的品质和象征意义。首句“槎使携归饷老人”,想象着槎(古代神话中的木筏)使者将邛杖带回赠予年迈之人,显示出杖的珍贵和对老人的关怀。接着,“高棱疏节屈中伸”描绘了邛杖的形态,既有坚韧的棱角,又有适度的弯曲,象征着经历风雨后的坚韧与适应。

“拨开豺虎凭陵气,摄取蛟龙变化身”,进一步赋予邛杖以力量和神奇,暗示它能驱邪避凶,如同蛟龙般变化多端。诗人通过“访洗头盆还喜健,伴行脚笠未嫌贫”,表达了邛杖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艰苦环境中都能发挥作用,陪伴主人度过贫寒岁月,体现了其实用价值和精神寄托。

最后两句“一般仙骨清如鹤,倚看沧溟解起尘”,将邛杖比喻为仙人的骨骼,清雅如鹤,倚靠它能看透世事,拂去尘埃,寓意其超凡脱俗的品格。整体上,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象征手法,赞美了一根普通邛杖所蕴含的高尚品质和生活智慧。

作者介绍
洪咨夔

洪咨夔
朝代:宋   字:舜俞   号:平斋   籍贯:汉族   生辰:1176~1236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杭州)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猜你喜欢

庭前梨桃二花方盛为暴风所吹感事成篇

梨白桃红才可嘉,风前乱雪趁残霞。

提壶有口只唤酒,鸣鴂何心专妒花。

九陌乐游非往昔,五陵豪气漫尘沙。

清樽倒尽却兴感,席上馀春天畔家。

(0)

和叔以琴诗见贻因成一篇奉答

制就七弦器,斲残千古桐。

正声希世出,群耳此时聋。

徽暗列星隐,意存流水空。

凭君莫轻抚,留取和薰风。

(0)

舟过三郡率值风雨呈同行沈氏昆仲

冥冥细雨湿高秋,花底歌前也合愁。

烟树几株疏雨岸,风帆一梦过三州。

生涯未解谋根固,官路那能免叶浮。

却羡邻船樽有酒,不妨弟劝与兄酬。

(0)

题旌忠庙次王龟龄韵

睢阳截然当贼中,婴城既久粮食空。

矢死不降有二公,青史皎皎书其忠。

国家涵养自建隆,上至鹓鹭下罴熊。

一节一义皆获通,无不昭然简宸衷。

建炎多难谁奋躬,开门纳降何匆匆。

达官尚尔况困穷,嗟嗟唐侯一何雄。

抽砖击敌甘命终,愿以颈血污刃红。

精诚贯日亘云穹,上彻九重达尧聪。

诏令血食居镇东,激昂臣子忠勇风。

嘉名千古齐华崧,王仙作诗美抗戎,岂比尔雅诂鱼虫。

(0)

题径山一览亭

历览众峰顶,下视飞鸟背。

一身凌紫霞,迥出尘寰外。

(0)

题李氏拥万堂

我如王恭读书少,君如邺侯藏书多。

排签插架三万轴,知从何处能网罗。

上自先秦下五季,奥帙隐篇皆略备。

不同邢邵懒校雠,丹墨精研吁可贵。

君不见庐山先生子李子,白石房中富文史。

胸蟠万卷笔如神,事业文章俱两美。

又不见西蜀刘公少常伯,平生醢芹嗜图籍。

倾赀尽写中秘书,随身卷轴车连轭。

迩来置书事经纶,论思献纳日日新。

君今堂中书汗牛,愿君学李兼学刘。

尽揽英华归肺腑,一鸣便作冲天举。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