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碧玉千峰·其一》
《碧玉千峰·其一》全文
宋 / 方来   形式: 古风

堂堂紫阳翁,棠阴遍南国。

斯文天未丧,眉寿乃公锡。

四书回狂澜,剩得居闲力。

定作主林神,香骨化为碧。

(0)
翻译
威严的紫阳老翁,广大的棠荫遍布南方。
文雅的风范上天并未抛弃,长寿是他赐予的恩典。
他用四书教导挽回颓势,如今闲暇之余仍有力气。
他注定将成为林中的守护神,死后身躯化为翠绿的玉石。
注释
堂堂:威严的样子。
紫阳翁:指代有威望的老者。
棠阴:棠树下的阴凉,象征学问和德行。
南国:泛指南方地区。
斯文:文雅的风度。
眉寿:长寿,寿眉。
公:对老人的尊称。
锡:赐予。
四书:儒家经典著作《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狂澜:比喻社会动荡或学术界的混乱。
居闲力:闲暇时的精力。
主林神:林中的守护神,象征智慧和德行的庇佑。
香骨:形容死后身体洁净如玉,常用来赞美高洁的人格。
碧:翠绿色的玉石,象征永恒和纯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方来所作,名为《碧玉千峰(其一)》。从诗的内容和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咏叹自然山水之美的诗句。

"堂堂紫阳翁,棠阴遍南国。" 这两句描绘了一位尊贵且德高望重的长者(紫阳翁),其影响力广泛,像树荫一样覆盖了整个南方地区。这里的“紫阳”可能是指一个地方,也可能是对理想山水之美的一个形象化表达。

"斯文天未丧,眉寿乃公锡。" 斯文,即文化、学问;天未丧,意为文化尚未消亡。这两句表明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诗人认为文化传承依旧,而“眉寿”则是形容长者年岁已高,但精神气质如昔日一样坚韧不拔,“公锡”则强调这种品格和智慧是公开认可并尊崇的。

"四书回狂澜,剩得居闲力。" 这两句中“四书”指的是儒家经典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而“回狂澜”则是形容诗人在汹涌澎湃的世事中,通过研读和理解这些经典,以此来平息内心的躁动和不安。"剩得居闲力"表明即便是在宁静致远的生活状态下,诗人也还保持着一定的精神力量,不至于懈怠。

"定作主林神,香骨化为碧。" 这两句中“定作主林神”是说要坚定地成为山林之灵,即完全融入自然之中;“香骨化为碧”则形容诗人渴望自己的精神和肉体在自然中得以净化,最终与大自然合而为一,达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紫阳翁的赞美,以及个人对于文化传承、内心平静和与自然合一的追求,展现了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

作者介绍

方来
朝代:宋

宋温州永嘉人,字齐英。宁宗开禧元年进士。先后从叶适、黄干学。历左司谏,累擢兵部侍郎。知漳州,在龙江书院侧建道源堂祀朱熹。后奉祠归里。
猜你喜欢

晋门.再吟

君人为理在安民,论道求贤德自新。

经国远图无所问,何曾言指一何神。

(0)

湘妃怨

舜欲省蛮陬,南巡非逸游。

九山沈白日,二女泣沧洲。

目极楚云断,恨连湘水流。

至今闻鼓瑟,咽绝不胜愁。

(0)

长安寒食

春日照九衢,春风媚罗绮。

万骑出都门,拥在香尘里。

莫辞吊枯骨,千载长如此。

安知今日身,不是昔时鬼。

但看平地游,亦见摧辀死。

(0)

初春行宫侍宴应制

温液吐涓涓,跳波急应弦。

簪裾承睿赏,花柳发韶年。

圣酒千钟洽,宸章七曜悬。

微臣从此醉,还似梦钧天。

(0)

宫词·其八十七

婕妤生长帝王家,常近龙颜逐翠华。

杨柳岸长春日暮,傍池行困倚桃花。

(0)

秋江雨夜逢诗友

故友别来三四载,新诗吟得百馀篇。

夜来江上秋无月,恨不相逢在雪天。

(0)
诗词分类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诗人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唐姬 顾可适 彭伉 安磐 王彦威 季振宜 刘弗陵 张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