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彭春苓参军诗卷后》
《题彭春苓参军诗卷后》全文
清 / 林朝崧   形式: 古风

翰林校书金根误,赀郎独奏凌云赋。

世人顶礼千佛经,焉知网漏珊瑚树。

君不见洞庭湖南彭夫子,白少镕经兼铸史。

文章馀事作诗人,掷地盐锵叶宫徵。

骚坛个个握灵蛇,如此才华有几家?

不是梦中曾夺锦,便应笔底解生花。

蟾宫高织登科记,咄咄吾贤遭弃置。

柳汁当春不染衣,九州虽阔无扬意。

薄海频年海畔游,芙蓉幕府竞徵求。

囊中自有济时策,早晚君王召马周。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朝末年的林朝崧所作,题为《题彭春苓参军诗卷后》。诗中,作者以翰林校书金根误判的典故开篇,暗示彭春苓的才华被忽视,如同珊瑚树般珍贵却被遗漏。接下来,诗人提到彭夫子——彭春苓可能具有深厚的学识,不仅擅长经史,还能诗文并茂,其诗歌掷地有声,如同盐锵叶宫徵,显示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诗人进一步赞扬彭春苓的才华横溢,将他比作洞庭湖南的彭夫子,暗示他的文学才华在当时并不多见。然而,尽管才华出众,彭春苓并未得到应有的赏识,犹如被贬谪的仙人,即使有如织锦的文采,也未能得到应有的机会。

诗中“柳汁当春不染衣”一句,表达了对彭春苓怀才不遇的同情,暗示他虽然身处困境,但志向高洁,不为世俗所动。接着,诗人提到彭春苓曾在幕府中受到征询,表明他在社会上仍有影响力,而他的济世之策终将被发现。

最后,诗人寄予厚望,相信彭春苓的才华终将得到君王的赏识,就如同马周那样被重用,预示着彭春苓未来会有出头之日。整首诗通过赞美彭春苓的才华和困境,表达了对他的肯定与期待。

作者介绍
林朝崧

林朝崧
朝代:清   字:俊堂   号:痴仙   籍贯:台湾彰化县雾峰乡   生辰:1875-1915

林朝崧(1875-1915),字俊堂,号痴仙,台湾彰化县雾峰乡人。林朝崧出身于武功之家,其父亲林利卿、族伯林文察、族兄林朝栋均是清朝同治、光绪年间颇有战功的将领。林朝崧作为栎社的发起人和首任理事,在台湾地方文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誉为“全台诗界泰斗”。
猜你喜欢

唐乐府十首·吊西人

河湟父老地,尽知归明主。
将军入空城,城下吊黄土。
所愿边人耕,岁岁生禾黍。

(0)

唐乐府十首·昆山

肯时玉为宝,昆山过不得。
今时玉为尘,昆山入中国。
白玉尚如尘,谁肯爱金银。

(0)

唐乐府十首·祝河水

河水清瀰瀰,照见远树枝。
征人不饮马,再拜祝冯夷。
从今亿万岁,不见河浊时。

(0)

唐乐府十首·乐边人

在乡身亦劳,在边腹亦饱。
父兄若一处,任向边头老。

(0)

反贾客乐(乐府有贾客乐,今反之)

无言贾客乐,贾客多无墓。
行舟触风浪,尽入鱼腹去。
农夫更苦辛,所以羡尔身。

(0)

长安旅舍纾情投先达(一作长安抒怀寄知己)

岐路不在地,马蹄徒苦辛。
上国闻姓名,不如山中人。
大宅满六街,此身入谁门。
愁心日散乱,有似空中尘。
白露下长安,百虫鸣草根。
方当秋赋日,却忆归山村。
静女头欲白,良媒况我邻。
无令苦长叹,长叹销人魂。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元文宗 杨景贤 商衟 高茂卿 岳伯川 邾仲谊 庾吉甫 脱脱 李寿卿 汪元亨 高文秀 不忽木 睢景臣 陈敷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