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入山中,悠然憺忘归。
白云霭前途,行行穿翠微。
林幽鸟声寂,地僻人迹稀。
惟时岁云暮,黄叶纷以飞。
石罅寒泉鸣,草根朝露晞。
抚景自怡悦,暂忘尘世机。
石壁挂我巾,松风吹我衣。
将期二三子,于焉歌采薇。
杖藜入山中,悠然憺忘归。
白云霭前途,行行穿翠微。
林幽鸟声寂,地僻人迹稀。
惟时岁云暮,黄叶纷以飞。
石罅寒泉鸣,草根朝露晞。
抚景自怡悦,暂忘尘世机。
石壁挂我巾,松风吹我衣。
将期二三子,于焉歌采薇。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诗人独自漫步山中的情景,充满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林间的静谧与生机。
“杖藜入山中,悠然憺忘归。” 开篇即展现出诗人步入山林的悠闲与忘却世俗的自在心境。杖藜,象征着老者或隐士的行踪,也暗含着对自然的亲近与探索之意。“憺忘归”则表达了诗人沉浸于自然美景中,忘记了时间与归途,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洒脱。
“白云霭前途,行行穿翠微。” 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白云仿佛笼罩在前方,诗人穿行于葱郁的山林之中,景象既神秘又清新。翠微,指的是青翠的山峦,这里用来形容山林的幽美与生机。
“林幽鸟声寂,地僻人迹稀。” 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静谧与远离尘嚣的氛围。林深之处,鸟鸣声稀,地广人稀,营造出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感。
“惟时岁云暮,黄叶纷以飞。” 转而描绘了季节的变化,随着岁月的更迭,黄叶纷飞,预示着秋天的到来。这一句不仅增添了季节的色彩,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与自然界的循环。
“石罅寒泉鸣,草根朝露晞。” 细腻地描绘了山间清晨的景象,泉水从石缝中潺潺流出,发出清脆的声响;而草尖上的露珠在晨光中逐渐蒸发,展现出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动态美。
“抚景自怡悦,暂忘尘世机。”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愉悦心情,以及暂时忘却尘世烦恼的轻松与自由。诗人通过触摸眼前的景色,找到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深向往与追求,以及在自然中找到的精神寄托。它不仅是一次山林之行的记录,更是诗人内心世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诗意展现。
石火与草露,人命恒若斯。
昨朝言笑坐高堂,奄忽敛衽閟灵輀。
哀歌出中野,浮云惨且驰。
邻里来引绋,亲戚各衔悲。
念此柩中人,生存孝其姑。
生儿九岁父不顾,此母鞠之劳且劬。
禄养乃弗逮,寿不登百年。
仓皇兵戈中,子能负土营坟阡。
送者莫叹息,自古运尽归黄泉,惟有令德名永传。
孟母岂不死,世人至今诵其贤。
寄言后来者,视此石火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