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闻大伦与三曾二范聚学并寄夏三十一四首·其二》
《闻大伦与三曾二范聚学并寄夏三十一四首·其二》全文
宋 / 吕本中   形式: 古风

世人争锱铢,未语色已变。

居然面颈赤,自处亦已贱。

宁知烈士胸,渠自有志愿。

一介不妄取,万钟我亦倦。

古人有伯夷,名冠太史传。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社会上人们为了微小的利益而争斗不休的场景,展现了人性中贪婪的一面。诗人通过对比不同人物的行为和态度,揭示了道德与价值观念的重要性。

首句“世人争锱铢,未语色已变”,开篇即点明了主题,描述了人们在利益面前的急躁和不耐烦,即使尚未开口争论,脸色已经变得紧张和焦虑。这种现象反映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功利主义心态,人们过于重视物质利益,忽视了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接着,“居然面颈赤,自处亦已贱”进一步描绘了人们在追求利益时的外在表现和内心状态。面色通红,不仅是因为情绪激动,也可能象征着内心的羞愧和自我贬低。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尊严,也破坏了与他人的关系,体现了个人道德修养的缺失。

“宁知烈士胸,渠自有志愿”则转向了对高尚人格的赞美。烈士,通常指为国家或正义事业英勇献身的人。这里诗人表达了对那些坚守理想、不为物质所动的人的敬仰之情。他们心中有明确的目标和追求,不受世俗利益的诱惑,展现出高尚的道德情操。

“一介不妄取,万钟我亦倦”强调了廉洁自律的重要性。无论面对多大的诱惑,真正的君子都不会轻易伸手,因为他们深知贪欲带来的痛苦和罪恶感。这种态度体现了对道德原则的坚持和对个人精神世界的珍视。

最后,“古人有伯夷,名冠太史传”以历史上的伯夷为例,进一步强调了高尚人格的价值。伯夷是古代著名的义士,因拒绝为周朝服务而隐居山林,最终饿死。他的事迹被载入史册,成为后世效仿的典范。通过引用伯夷的例子,诗人呼吁人们学习先贤的高尚品质,追求精神的富足而非物质的满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描绘和对高尚人格的颂扬,探讨了道德与价值观念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它提醒人们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不应忘记内心的道德准则和精神追求,鼓励人们坚守正义,追求高尚的人生目标。

作者介绍
吕本中

吕本中
朝代:宋   字:居仁   籍贯:寿州   生辰:1084- 1145

吕本中(1084-1145),字居仁,世称东莱先生,祖籍莱州,寿州(治今安徽凤台)人。仁宗朝宰相吕夷简玄孙,哲宗元祐年间宰相吕公著曾孙,荥阳先生吕希哲孙,南宋东莱郡侯吕好问子。宋代诗人、词人、道学家。
猜你喜欢

伊尹定归商社稷,霍光终作汉臣邻。

(0)

赠顾梅山

携手河梁送子卿,池塘春草梦中生。

武林今有梅山老,五字才高笔代耕。

(0)

次许秀才韵二首·其一

痴儿欲了事,事竟莫之了。

崇朝弄朱墨,校勘是与否。

徐观雁鹜行,大半落渠手。

败群虽已去,考牧未有道。

(0)

题针出羹字韵

一寸坚刚铁琢成,绮罗丛里度平生。

有时稚子敲成钓,钓得鱼儿便作羹。

(0)

雪中再示德龄二弟三首·其一

只道园林春未归,风前一夜柳花飞。

东皇自是繁华主,不用玄冥荐玉妃。

(0)

触事·其二

绿匣何烦至,黄衣尚有云。

催科宁是拙,稼穑亦良勤。

当念沟中瘠,难专柱后文。

谁令公喜怒,雁鹜政纷纷。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